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AI系統可將意念轉化為文本:幫助無法說話的人溝通

AI系統可將意念轉化為文本:幫助無法說話的人溝通

新火種    2023-12-14

12月13日消息,據媒體報道,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科學家開發出了首款便攜式、非侵入性的人工智能系統,可解碼無聲的想法并將其轉化為有形的文本。

據了解,這項技術可幫助那些因疾病或受傷(包括中風或癱瘓)而無法說話的人進行溝通,也有望實現人與仿生手臂或機器人等設備之間的無縫通信。

在研究中,參與者佩戴一頂帽子,通過EEG記錄頭皮的腦電活動,同時默讀文本段落。EEG波被分割成不同單元,從人腦中捕捉特定的特征和模式,這一任務由研究人員開發的DeWave模型完成。DeWave模型通過從大量的腦電圖數據中學習,將腦電圖信號翻譯成單詞和句子。

研究人員指出,這是科學家首次將離散編碼技術納入大腦思想轉化為文本的翻譯過程。為此,他們引入了一種創新性的神經解碼方法。最新技術與大型語言模型的集成,也為神經科學和人工智能開辟了新的前沿。

以前將大腦信號轉換為語言的技術要么需要在大腦中植入電極,比如埃隆·馬斯克的Neuralink,要么需要借助磁共振成像(MRI)設備掃描大腦,而MRI機器體積大、價格貴,難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此外,這些方法也很難在沒有眼動追蹤輔助的情況下將大腦信號轉換為單詞級片段,因此限制了這些系統的實際應用。而最新技術既可使用眼動追蹤,也可不使用眼動追蹤。

AI系統可將意念轉化為文本:幫助無法說話的人溝通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