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便攜式分子檢測平臺、手術機器人……這些項目入圍“蓉漂杯”總決賽

便攜式分子檢測平臺、手術機器人……這些項目入圍“蓉漂杯”總決賽

新火種    2023-12-06

便攜式分子檢測平臺可以進行肺炎支原體快檢,外形酷似火柴盒,市民在家就可以自檢;未來,手術機器人有望擴展到更多的外科專業領域,并實現更高的手術精準度、靈敏度,以及智能遠程控制……11月26日至27日,2024“蓉漂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成都東部新區專題賽在成都東部新區舉行。現場公布了本次大賽的晉級名單,并舉行頒獎儀式,獲獎的12個優質項目將推薦晉級成都市2024“蓉漂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

▲比賽現場

今年,成都市發布了《成都市人才分類目錄》,明確6大類共224項人才支持類型。在專題賽現場,成都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市人才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陽夷對成都市的人才政策、人才發展環境和事業機遇進行了全面推介。

而圍繞重大人才項目“雙招雙引”、科技成果轉化等,參賽選手們結合各自創新發展模式,詳細介紹了自身項目優勢及創新點。其中,外科手術輔助系統、腔鏡手術AI導航系統、法醫物證DNA監測、AI緊急救護盒等項目依次進行路演。

“我們研發了一種便攜式的分子檢測平臺,它是一種小型化的綜合性檢測平臺,可以檢測肺炎支原體和流行性感冒等多種病原體。經過我們測試,它的檢測效能可以和三甲醫院的分子實驗室相媲美。”成都聚芯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劉金寬介紹,這款便攜式肺炎支原體快檢裝置,外觀酷似火柴盒大小,檢測準確率、靈敏度都非常高,“包括檢測試劑在內,單個檢測設備的總價格僅為20元左右。預計1至2年內,可投入市場,市民在藥店就能購買到。”

經過激烈的競爭角逐,高純化學品小巨人、通信探測集成芯片獲得項目一等獎。二等獎獲獎項目為肺炎支原體快檢、仿生涂層納米藥物、碳納米管導電漿料、電解水制氫。三等獎獲獎項目有6個,分別為納米孔測序系統、下肢助行外骨骼、個性化治療核藥械、耐輻照攝像機、致博科技、電力設備圖像巡檢。

在現場,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物傳感和生物電子實驗中心主任李晨鐘以前沿視角,介紹了生物傳感器方面的創新應用場景。


▲比賽現場

據介紹,本次獲獎的12個項目團隊,將參與明年4月舉辦的成都市2024“蓉漂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

本次“蓉漂杯”專題賽圍繞成都東部新區主導產業發展方向,聚焦重大人才項目“雙招雙引”與科技成果轉化為主題展開項目評選。“通過大賽脫穎而出的優秀項目團隊,將站上更高的舞臺,獲得更多的機會。”大賽主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大賽通過搭建創新創業展示交流平臺,廣泛招引帶項目、帶技術、帶資本的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來成都東部新區發展,激發人才創新潛能,釋放人才創新活力。

2024“蓉漂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成都東部新區專題賽設置一等獎2名(獎金3萬元)、二等獎4名(獎金2萬元)、三等獎6名(獎金1萬元)。

為持續推動成都東部新區高層次人才招引與產業建圈強鏈,大賽啟動以來,共吸引來自成都、重慶、上海、北京、深圳、澳門等14個城市的106個項目報名,匯聚創新創業人才188名。

紅星新聞記者 趙雨欣 圖據主辦方

編輯 于曼歌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