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中國人自己的擎天柱機器人!國產化率超80%關節電機、靈巧手系自主研發

中國人自己的擎天柱機器人!國產化率超80%關節電機、靈巧手系自主研發

新火種    2023-09-20

《科創板日報》8月18日訊(編輯 宋子喬) 稚暉君在今日的創業首秀上,正式發布了“遠征A1”——一臺身高175cm,體重53kg,具有完整人類造型的人形雙足機器人。

遠征A1登臺(動圖步速有一定加快,并非實際步速)

稚暉君,本名彭志輝。去年年底,以“天才少年”身份加入華為的稚暉君被曝離職,創立智元機器人(Agibot)。

在演講中,稚暉君說到,“智元”的寓意實際上就是“智能的人形機器人”,“元”就像人的兩條腿。他們團隊希望創造出和人一樣靈活以及智能的機器人。遠征A1的未來計劃,是可以在各種復雜場景下自主完成移動和操作任務。

不難看出,智元機器人團隊非常看重機器人的“行動力”。

對于機器人的實際應用來說,硬件本體是前置條件。

在本體硬件設計上,智元機器人構建了一套自研的硬件系統,包括關節電機、靈巧手等,如果從零部件算,整個機器人的國產化率在80%以上:

遠征A1全身的自由度超過了49個,搭載了諧波一體關節、直線推桿、無刷行星伺服、空心杯電機等零部件。這些執行器就像人類關節一樣,決定了人做各種動作的靈活性。其關節電機的峰值扭矩可以達到350Nm,重量為1.6kg,還配備了液冷散熱結構。

其手部有12個主動自由度、5個被動自由度,成本在1萬元以內,配備了基于視覺的指尖傳感器。

其腿部采用反屈膝設計,更適合“干活”。

相比之下,馬斯克的人形機器人“擎天柱”全身有200多個自由度,手部27個自由度,成本預計在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萬元)左右。

此外,遠征A1的AI算力達到了200TOPS,搭載了RGBD相機、激光雷達、IMU等傳感器,在智能方面則支持多模態感知、少樣本學習、任務閉環、強人機交互等能力和特性。

稚暉君表示,遠征A1計劃將價格控制在20萬元以內,明年下半年商業化落地。第一個目標就是應用在工業制造領域(已經和國內相關行業龍頭企業進行了對接)。隨后逐步走向to C應用,如烹飪炒菜、衣物整理以及失能老人護理/肢體恢復輔助等。

▌身體是“機器人革命”的本錢

機器人的身體和靈魂,哪個更重要?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回歸到人類本身,我們想讓機器人做的事情是什么?大家對機器人的需求是什么?

稚暉君認為是勞動力服務,他引用了一個網絡段子:我們想讓AI做的事,是做飯、打掃房間、洗衣服、扔垃圾,然而它們實際在做的事,是聊天、繪畫、寫作、作曲、打游戲……

身體代表行動力,靈魂代表創造力,勞動力服務正是基于前者而非后者,掌握這類技能或許才是機器人的使命——將人類從日常瑣事中,從重復性勞動中解放出來,留出更多的時間去充盈精神世界。

如同其他革命性的科技產品一樣,凝聚在機器人身上的目光復雜多樣,集中體現了人類對新技術的態度——機器人既承載著人類的希望,被視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的工具,也映射著人類的恐懼,部分人害怕機器人進化出超越人類的智力,在未來成為獨立的非人主體。

針對人類的恐懼,機器學習泰斗Michael I. Jordan在近期談論當下的AI報道時表示,“關于AI的大部分新聞報道都不是很好,他們都在追求危險的觀點,認為機器將在重要方面超越人類,例如計算機在計算積分方面已經超過了我(人類),或者在許多我不關心的地方超過了我(人類)。其實,我們的目標是找出人類可能不太擅長的地方,看看機器如何幫助我們在這些方面做得更好。”(注:Jordan是美國科學院、美國工程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三院院士加身,也是人工智能領域唯一一位獲此成就的科學家。)

比起讓機器在普羅大眾“不關心”的地方取得成就,更重要的難道不是讓其應付人類的基本生活難題嗎?

▌越簡單的事情越難

對于應用于現實世界的機器人來說,行動力很重要,也是個技術難題,其實現難度甚至遠高于機器人腦力進化。

人類早已創造出打敗世界頂級棋手的機器人,但要讓機器人擁有兩三歲小孩一樣的感知力和行動力,很難,更別說像成年人一樣靈活。

這被稱為“莫拉維克悖論”——人類所獨有的高階智慧能力只需要非常少的計算能力,但無意識的技能和直覺(如辨識人臉、舉起鉛筆、在房間內走動、回答問題等能力)卻需要極大的運算能力,即越簡單的事情越難,越難的事情越簡單。

賦予機器人行動力依然是工程領域內最難解的問題。想讓機器人模仿人類,需要在機械設計、運動和感知等方面解決很多挑戰。或許正因為如此,AI技術領先者如OpenAI在ChatGPT誕生前(2021年7月)便解散了其存在四年多的機器人團隊。

我們毫不否認機器人產業的巨大前景,但站在當下時點,或許更應該對產業化進程多一分冷靜,對企業發展多一份耐心。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