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廣受國內外追捧,大模型+具身智能讓機器人腦力升級
2023年是大模型占據科技熱門話題榜單絕對C位的一年。國際上,在掀起ChatGPT熱潮之后,OpenAI投資了挪威一家人形機器人公司1X Technologies,讓大模型與具身智能的融合成為風靡世界的科技新風口。
斯坦福大學AI實驗室主任李飛飛教授團隊在今年7月公開一項具身智能研究項目,項目中接入大模型的機器人可以根據人類發出的語言指令,完成各種動作。谷歌旗下DeepMind團隊隨后也發布了名為Robotics Transformer 2的視覺-語言-動作模型。
一時之間,大模型加持下,具身智能機器人成科技界新風向標。
國內方面,在大模型和機器人技術的加持之下,具身智能機器人也成為重要的布局方向。剛剛過去的亞運會,宇樹科技研發并投入使用的機器人在會場格外吸睛,“中國智造”力量在億萬人矚目的大舞臺上綻放光彩。
科大訊飛也于近期升級了機器人超腦平臺,亮相大模型+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星火大模型的推出將讓AIBOT賦能機器人發展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人形機器人對復雜任務的拆解、開放場景的物體尋找明顯提升,在強化學習泛化抓取、仿人行走的復雜地形運動能力上都比主流系統有一個非常大的提升。“下一步我們將以人形機器人為牽引,來推動‘視覺-語言-動作’多模態具身大模型,能夠更好的助力機器人腦力升級”。
據了解,2022年初,科大訊飛發布了“訊飛超腦2030計劃”,提出要讓懂知識、善學習、能進化的機器人走進每個家庭。去年1024全球開發者節上,訊飛機器人超腦平臺AIBOT發布,把認知智能、具身智能和運動智能的多模態感知能力結合起來,已為工業、教育、服務、特種等領域372家企業提供服務。
機遇挑戰并存,中國智造創新未來更多可能
對于具身智能研究和機器人開發來說,趨勢一路向好,但挑戰也同樣空前巨大。目前智能機器人的核心技術還存在一定局限,系統集成門檻高、算法開發困難、進化能力匱乏、硬件選型和適配困難、上下游生態不完善等問題限制了機器人生產力的釋放。
同時,智能機器人涉及大量的數據收集與處理,對數據的安全與隱私保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機器人的普及和應用也勢必會涉及法律和倫理問題,對于全社會而言,能否完善相關法律和倫理準則,保障社會穩定和人類權益,將是一個無法回避的挑戰。
但正視問題本身,其實就是找尋答案的最佳路徑。在技術層面上,科大訊飛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借助訊飛星火大模型的多模態能力,已經能夠實現指令理解和跟隨,細節表達上也有了一定的提升,這讓機器人能夠在復雜場景中很好地發揮作用。
此外,科大訊飛還聯合華為團隊在半年時間內通過孵化大模型融合算子、多維度分布式并行、算-網-存系統級的智能運維,以及基于CANN聯合深度優化,實現了訊飛星火大模型訓練和推理效果的翻番,為中國科技進一步深入具身智能的研究創造了更多可能性。
將認知大模型與具身智能、運動智能結合起來,進一步助力我國機器人進入高階智慧時代,讓科技觸達更加美好的生活,科大訊飛正努力為我們帶來了一份全場景、全業態、全智能的全新生活方案,“科技抵達終點是億萬家庭幸福”的夢想終將未來可期。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