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PyTorch專用編譯器:跨三大操作系統,單擊幾下完成任務,還帶教程

PyTorch專用編譯器:跨三大操作系統,單擊幾下完成任務,還帶教程

新火種    2023-11-02

編輯:陳萍

經過數月的封閉測試后,TorchStudio 現在終于迎來了公開測試階段。

編譯器的出現,可謂給廣大研究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簡單講,編譯器就是將一種語言(通常為高級語言)翻譯為另一種語言(通常為低級語言)的程序。一個現代編譯器的主要工作流程包括:源代碼 (source code) → 預處理器 (preprocessor) → 編譯器 (compiler) → 目標代碼 (object code) → 鏈接器 (Linker) → 可執行程序 (executables)。

我們經常聽到或用到的編譯器有 Visual Studio、Dev C++、Visual C++ 6.0、GCC、Clang 等。毫不夸張的說正是編譯器的存在,才讓人類語言轉換為計算機可以理解的 0 和 1。去年編譯器神書「龍書」作者 Alfred Vaino Aho 和 Jeffrey David Ullman 還獲得了 2020 圖靈獎。

今日,開源軟件愛好者、音頻編輯軟件 Steinberg SpectraLayers 的創建者 Robin Lobel 發布了一個免費的開源 PyTorch IDE,名為 TorchStudio,現在是公開測試版 0.9.1 版本。該 IDE 能夠極大地簡化 PyTorch 及其生態系統的研究和訓練,只需單擊幾下即可直觀地完成大多數任務。

TorchStudio 現在支持 Windows 10 或更高版本、macOS 10.14 或更高版本、Ubuntu 20.04 或更高版本。一開始不會使用的小伙伴也不用擔心,TorchStudio 提供了示例教程,新手可以根據教程進行學習,值得一提的是,TorchStudio 官網還貼心的提供了視頻教程,用戶不必擔心自己不會用。

這個 IDE 有啥特點呢?根據官網顯示,它的特征可總結為三個:鏈接數千個數據集、上千種模型,進行可視化,靈活可擴展。

數據集:瀏覽和加載來自 TorchVision、TorchAudio 或 Hugging Face Hub 的數千個數據集(即將推出),包括 CIFAR10、CIFAR100、Caltech101、CelebA 等。

模型:瀏覽和訓練來自 TorchVision、TorchAudio、PyTorch Hub (即將推出)或 Hugging Face Hub (即將推出)的數千個模型,包括大家熟悉的 AlexNet、DenseNet、GoogLeNet 等。

用戶還可以在本地或遠程、本地或云端存儲數據集和訓練模型。此外 TorchStudio 還與 AWS、Azure、Google Cloud 等兼容。

TorchStudio 還能進行可視化 ,無論用戶輸入 / 輸出的數量和張量格式如何,都可以按需顯示數據集樣本:

TorchStudio 還能生成有關整個數據集的統計報告:

對模型進行可視化,以揭示內部節點如何連接以及節點之間的張量大小如何變化:

用戶還能設置網絡參數和超參數,實時監控損失和度量曲線并輸出預測:

此外,TorchStudio 還能對訓練模型進行比較,幫助用戶快速確定最佳模型:

使用 TorchStudio,用戶還能自行編輯或添加模塊,每個組件都是可定制的,包括:數據集、模型、分析器、渲染器、損失、度量、優化器等:

面對如此優秀的編譯器,網友也不禁感嘆:「非常漂亮的作品!除了 PyCharm 之外,我不會使用其他 IDE,但我會試一試這個 TorchStudio!」

使用 PyTorch 做研究的小伙伴,可以上手試試這個功能齊全的編譯器。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