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財報|增長趨緩清潔電器遇“淡季”
10月31日,清潔電器三季報均已出爐,雖然各家營收、利潤情況不一,但從市場總趨勢看,清潔電器的銷售額增長趨緩,銷量更是同比下滑。隨著市場空白漸被填補,2020年左右的紅火景象已一去不返,在此背景下,品牌們又陷入了“普及”與“高端”的兩難選擇,攀升的售價勸退了不少消費者,在業內專家看來,進一步拓展產品條線,面向不同受眾群體才是破局之道。
步入淡季
三季報數據顯示,石頭科技一枝獨秀,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59.1%;科沃斯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約105.3億元,但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46.21%;萊克電氣業績雙降,前三季度該公司營收同比下滑14.12%,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3.1%。
在消費下行趨勢下,清潔電器依舊維持增長,但速度明顯放緩。奧維云網統計顯示,清潔電器的銷售額在2020年、2021年分別達到同比20.2%、28.9%的增度,然而截至今年三季度,其同比增長只有3.3%,銷售額204億元,銷售量更是有所下滑,約為1551萬臺,同比下滑6%。
從細分品類來看,以掃地機器人和洗地機為核心的“兩強格局”繼續凸顯,其中掃地機器人表現較為穩定,銷額同比增長2%,而洗地機依然呈現出高增長,吸塵器繼續受到擠壓,1-3季度累計同比下滑22%。
家電產業觀察家丁少將預測稱,未來無線吸塵器的生存空間有可能被進一步壓縮,洗地機分流了大部分用戶。從功能上看,洗地機與吸塵器高度重合,且洗地機往往功能更多,相比吸塵器,洗地機基本是濕拖、吸塵二合一,部分產品還能夠干濕分用,使用更加便利。
丁少將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無論是掃地機器人還是洗地機,在2021年左右仍處于“跑馬圈地”的態勢,市場空白亟待填補,但隨著近年來逐漸普及,銷售有所下滑也在情理之中。不過總體來看其發展空間仍然廣大,如今只能說是面臨“瓶頸”,隨著未來產品形態繼續變革,產品條線不斷豐富,有機會迎來二次跨越。
此外,不同季度對銷售的影響也很大,專家認為,一般三季度是家電銷售淡季,品牌表現如何,還要結合四季度數據綜合考量,對清潔電氣而言尤其如此,因為其屬于新興品類家電,銷售渠道更依賴電商平臺,而電商的優惠季除“6·18”外多集中在四季度,如“雙11”“雙12”等。從消費者心態看,對于這種單價昂貴的產品,其也更傾向于打折購買,種種因素疊加,令清潔電器淡、旺兩季分野。
費用高企
各品牌盡管業績表現不同,共同點是其銷售費用均有攀升,在營銷上各家似乎都不敢放松。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科沃斯的銷售費用達到約34.16億元,同比增長19.8%;石頭科技銷售費用約11.2億元,同比增長42.04%。
高昂的成本大多付給了電商,以石頭科技為例,據其中報披露,該公司上半年“廣告及市場推廣費用”高達約3.72億元,“平臺服務費及傭金費用”約1.35億元。相反,一些以代工為主的企業,銷售費用便不會如此高昂,例如富佳股份今年上半年的銷售費用中,最主要的一項是職工薪酬,僅約為225萬元。
丁少將認為,對于主打自有品牌的公司而言,重金砸向線上不可避免,這不僅因為線上渠道能觸達更多的用戶,也因為在電商平臺能夠綜合運用預售、優惠券等手段,將產品價格分層,覆蓋購買意愿程度不同的消費者。
此外,線上銷售渠道也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數據分析和客戶反饋。通過電商平臺,企業可以收集消費者的購買偏好、行為數據等信息,有助于其制定更精準的營銷策略和產品改進方案,擬定接下來的產品策略。
但同時專家也指出,清潔電器的銷售特點具有二重性,從觸達用戶,占領消費者心智的角度而言,線上渠道無疑是首選,但該領域產品也有著單價高、體驗性強的特點,尤為適宜線下銷售,所以如何打造立體的銷售網絡,或將是企業下一步發力的重點。
對此,科沃斯方面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公司積極拓展家居家裝渠道,結合掃地機器人上下水模塊,推動產品在前裝市場的發展和普及,截至今年上半年,科沃斯線下銷售網點已增至1655家。
兩難抉擇
與銷售費用同時攀升的還有售價,給消費者的直觀感受就是,無論是掃地機器人還是洗地機都越來越貴。
據GfK中怡康數據統計,從2013年到2019年,掃地機器人的均價在1300-1500元這個區間范圍內;到了2020年,均價漲到了1830元,2021年上漲到2394元,2022年均價繼續上行至3210元。僅三年時間均價翻了將近一倍。
具體到業內公司看,石頭科技推出的石頭G10和石頭G10S兩款產品,零售價格都在5000元以上,G20系列產品的價格繼續上探至6000元。高售價之下2022年石頭毛利率達到45.1%。
然而高端化卻難以轉化為利潤,2022年石頭科技智能掃地機銷量224.6萬臺,同比下滑20.35%;全年營收66.29億元,雖然同比增長13.56%,但增速較上一年減少14.93%,歸母凈利潤也出現六年來首次下滑,同比下滑15.62%。
廠商之所以敢漲價,其邏輯是產品功能的完備,各品牌都在炫耀自己手中的“黑科技”。以洗地機為例,無論是吸力、續航能力、水箱容量還是滾刷形態,都能成為廠商內卷同行的戰場。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目前清潔電器的窘境在于尚未普及便已步入高端化競爭,具體來說,我國掃地機器人滲透率僅有6.9%,低于美國的15%,德國和日本的8%。相比空調、彩電等傳統家電,清潔電器的高端化并沒有穩固的平價產品條件做支撐,在消費者認知還有待提升的情況下,不斷攀升的售價難免令人望而卻步。
專家觀點認為,如何擴充產品條線,在平價、高端兩個領域均能發力,是對品牌們的考驗,只注重在新品上堆疊性能,難免會擠壓前代產品,令旗下產品自相踐踏,企業更應該圍繞產品功能實行差異化設計,以滿足不同市場群體的需求。
(文章來源:北京商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