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臺之上“慧眼”助力人形機器人格斗賽國產“慧眼”如何讓機器人精準識敵
近日,宇樹G1格斗比賽在業界引發廣泛討論。這場賽事不僅為觀眾帶來娛樂和視覺沖擊,更成為機器人技術發展的風向標。華鑫證券研報指出,此前市場對機器人格斗比賽的預期較低,但此次比賽在機器人穩定性、瞬間抗沖擊能力等方面的表現超預期,有望帶動機器人行業的新一輪行情。
熱鬧的背后,這場比賽的科技含量究竟如何?記者了解到,機器人格斗的實現依賴于力傳感器、觸覺傳感器、視覺方案等感知技術,以及諧波減速器、電機等核心傳動裝置。其中,視覺感知技術尤為關鍵,它是機器人理解周圍環境的核心能力之一。記者專訪了深圳機器人視覺公司奧比中光,解讀“機器人之眼”。
“哪雙眼”更適合機器人格斗:國產方案實現立體環境感知突破
記者從分析報告了解到,目前,機器視覺領域存在兩種主流方案:特斯拉Optimus采用2D攝像頭進行視覺信息輸入,通過端到端神經網絡方案直接處理其背后的傳感數據,也同樣延續了其車端的純視覺感知方案;而國內廠商則更多采用3D視覺(結構光/ToF/雙目)結合激光雷達的方案,以提升環境建模與導航精度。相比2D視覺,3D視覺在2D成像的基礎上增加了深度信息,能夠獲取視場內的空間幾何尺寸,從而更精準地感知動態環境。
據悉,此次參賽的G1機器人配備了雙目深度相機和3D激光雷達,能夠實現360度環境感知,并通過多傳感器融合技術實時調整姿態,完成高強度動作。奧比中光技術專家陳澤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更強大的感知能力和算法能力,有助于機器人在比賽中做出自主響應動作。一旦決策錯誤,可能會出現‘朝空氣揮拳’等狀況?!?/p>
作為國內最早布局機器人視覺賽道的企業之一,奧比中光在國內服務機器人視覺市場的占有率超過70%,占據主導地位。陳澤彥認為,機器人在格斗比賽中需要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對手的檢測、跟蹤和決策,同時還要應對環境光線、傳感器干擾等不可控因素。因此,機器視覺系統必須具備快速的數據感應能力、優秀的抗干擾能力,以及與其他傳感器同步和融合的能力。
機器人格斗進化預判:從被動執行到主動感知
盡管此次比賽展現了機器人技術的進步,但本次比賽仍采用“手動遙控”的方式操控機器人進行格斗。這意味著,各戰隊的表現依賴于“機器人選手+真人選手操控”的協同配合。
奧比中光陳澤彥認為,目前人形機器人的重大進展主要體現在關節靈活度和平衡運動控制方面。例如,此次比賽中人為發送指令的動作執行效果遠超預期。然而,要實現真正的全自動格斗,機器人需要從被動執行升級至主動執行,即具備自動化感知和決策能力。在這一過程中,視覺傳感器的感知數據將成為更重要的基礎。
他進一步解釋,未來如果能進階到全自動格斗時,機器人需要通過視覺系統感知環境,快速構建周圍地圖,同時還要識別對手的行為,包括位置、速度、動作意圖等信息,并基于這些信息規劃自身動作。這一過程對視覺感知技術的實時性、精準性和抗干擾能力,以及協同智慧“大腦”“小腦”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產業展望:機器人競技將加速技術進步與商業化落地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2月,全球首個以人形機器人為競技主體的“眾擎機器人自由格斗賽之‘機甲拳王’”將在深圳舉辦。該賽事將打造首個人形機器人“開源競技聯盟”,進一步推動機器人技術與體育、文化等領域的跨界融合。
記者從奧比中光獲悉,作為全球少數全面布局六大3D視覺感知技術路線的公司之一,公司已將雙目結構光系列產品積極送樣,適配市面上大部分人形機器人客戶。
隨著機器人格斗競技的涌現,人形機器人產業將迎來科技競技、技術迭代和場景加速落地的新風潮,以國產化的3D視覺感知技術、多維傳感技術、精密傳動技術等為代表的國產供應鏈,也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加速崛起。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