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科技味最濃的一屆展會2025畜博會智慧養殖成潮流低日糧技術研發“你追我趕”

科技味最濃的一屆展會2025畜博會智慧養殖成潮流低日糧技術研發“你追我趕”

財聯社記者肖良華    2025-05-21

5月20日訊(記者 肖良華)“這是科技味最濃的一屆展會,不過,如今科技的賦能,不僅僅是提效降本,還在幫助畜牧產品回歸高品質的本源。”在2025畜博會現場,一位參展商對記者感嘆道。

5月19日至21日,第二十二屆(2025)中國畜牧業博覽會暨2025中國國際畜牧業博覽會在西海岸新區青島世界博覽城舉行,來自2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1500余家企業秀出了自身的新技術、新產品。

20日,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智慧畜牧成為行業的焦點,各種養殖大模型、機器人的加持,給畜博會增添了滿滿的科技感。而在國家推動豆粕減量替代工作的大背景下,牧原股份(002714.SZ)、安佑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紛紛展示了研發的飼料低日糧技術成果。

AI智慧養殖方案琳瑯滿目 記者 攝

智慧養殖成主旋律

20日,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AI?養殖整體解決方案、智慧養殖方案、智能化豬舍和禽舍遍布展廳,養殖設備廠家賣力的向潛在客戶推銷自身的設備和產品。

“智能化解決方案不僅可以提高效率,還能降低成本,減少人工,是養殖企業的必然選擇。”青島一家養殖設備企業參展負責人表示。

合肥拉塞特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參展人員表示,公司AI+養殖整體解決方案賦能豬場多場景,可進行全時段、無死角的實時監控及數據收集,幫助制定生產計劃,并建立智能數據儲備庫。

牧原股份研發的巡檢機器人 記者 攝

此外,公司生產的軌道視覺機器人自動巡檢、監測,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益并與智能精準飼喂器實現后臺聯動,針對豬只個性化欄位完成智能調節,發布統一任務管理,讓養殖更簡單、高效。

北京農信互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薛素文在展會期間參與論壇時表示,數智技術帶來管理、生產、經營和決策模式變革,愛思大模型等應用可提升配種分娩率、PSY 等指標,智能設備實現生產自動化,還可優化采銷流程,助力行業降本增效。

廣州影子科技有限公司/數影科技有限公司CEO石廣霄介紹, AI 在生豬養殖中可以有很好的應用,如通過計算機視覺技術實現豬只體況監測,提升飼料轉化效率 8%-10%。數影科技的 “FPF 未來豬場” 智能養豬解決方案,圍繞豬只全生命周期,涵蓋五大精準和八大場景,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有多個應用案例,展現出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管理價值。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智能畜牧分會執行會長熊本海研究員表示,我國畜牧業高質量發展面臨飼料糧安全、勞動力短缺等挑戰。AI 技術在飼料營養、動物健康、智能裝備等場景可激發新質生產力,未來將向全面感知、智能決策的 “無人值守” 牧場發展。

生豬龍頭企業牧原股份這次同樣帶來了很多智能化方案。參展人員楊征程表示,當前公司新建廠房都配備了牧原職能巡檢機器人,極大的極高了養殖效率。

紛紛發力低日糧技術

在貿易摩擦大背景下,我國大豆進口面臨挑戰,豆粕作為主要飼料蛋白來源,供應趨緊,價格波動較大。為應對這一問題,農業農村部啟動豆粕減量替代工作,推廣低蛋白日糧等技術。2025年4月,《養殖業節糧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到2030年全國養殖業消耗的飼料中豆粕用量占比降至10%左右。根據目前大型企業的數據顯示,2024年溫氏豬飼料中豆粕占比下降至3%,牧原2024年達到7.3%。

新希望(000876.SZ)在2024年報中表示, 針對2025年以來中美貿易爭端逐步升級,公司在過去多年充分積累了飼料豆粕減量替代的技術與方案。公司參與研發的“豬禽多元化日糧應用技術”,已經入選農業農村部“飼料中豆粕減量替代典型案例”,在行業內推廣應用,將為緩解我國蛋白飼料資源緊缺問題起到助力。

新希望證券部工作人員此前對記者表示,公司對不同配方的飼料都有優化,從2024年數據來看,各種飼料較之前普遍減少豆粕用量在5%到8%之間,禽料豆粕用量減少幅度更大一些,達到8%-12%。“2025年,公司將進一步探索菜粕、雜粕等替代配方。”

在本屆展會上,牧原股份、安佑集團等企業紛紛展示了自身在低日糧技術方面的研發成果。

牧原股份參展人員表示,牧原大力開展低豆日糧研究,2024年投入1.43億元推進低豆日糧應用,飼料中豆粕占比為7.3%,遠低于行業水平,減少氮排放8.3萬噸。該技術若全行業應用,節省大豆2000萬噸、節省土地1.5億畝,減少氮排放82萬噸。

為進一步減少豆粕用量,牧原與西湖大學合作,利用合成生物技術生產氨基酸,替代豆粕。2024年,牧原實驗室首個產業化落地。

安佑集團參展人員表示,公司與南京農業大學合作研究通過調整日糧小麥水平和能蛋比,在生長育肥豬60-90kg階段減少10%氨基酸,90-120kg階段減少18%氨基酸,同時提高日糧能量,豆粕用量減少20%-40%,并且飼料轉化率提升,肉質改善。

從“好造肉”到“造好肉”

在本屆展會上,無抗養殖、生態養殖也是不少畜牧人關注的重點。

在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展臺,參展人員給記者介紹,公司建立了蛋雞基因組選擇技術平臺,轉化應用魚腥味敏感等位基因檢測技術發明專利,實現雞蛋無腥味。

牧原股份同樣表示,在疾病凈化研發方面,公司已累計投入63.8億元,成立110個善醫診斷實驗室,打造超健康管理平臺,牧原西峽3場、西華15場、黑山19場、平輿15場已通過北京華測食品安全無抗產品認證。

曉鳴股份(300967.SZ)則重點展出了公司最新推出的“非籠養、福利鮮蛋”。公司參展人員表示,非籠養技術可以讓動物有著充足的活動空間,公司在戈壁灘上進行無抗養殖、福利養殖,雞蛋產品擁有更好的品質。

華系土豬聯盟則在展位前現場烹飪生產的土豬肉產品,肥而不膩的土豬肉片敞開供應,展位前排起了長隊。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