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東吳證券:從參數量、時間表、影響力三重視角展望GPT-5帶來的算力增長

東吳證券:從參數量、時間表、影響力三重視角展望GPT-5帶來的算力增長

新火種    2025-05-12

智通財經APP獲悉,東吳證券發布研報稱,判斷OpenAI對大模型的產品線與預期曾進行過調整。GPT-5的發布時間或提前,或由于DeepSeek近期的重磅更新和亮眼表現對 OpenAI 產品版圖構成了威脅,進而希望加快產品迭代步伐。該行測算得到1)GPT-5模型參數量約為18萬億,2)模型訓練用時大約需要203-225天。該行預計,GPT-5若引發新一輪AI熱潮,更多大集群的建設會提上日程。

東吳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該行如何定義GPT下一代大模型?

該行判斷OpenAI對大模型的產品線與預期曾進行過調整。2024年7月OpenAI首席技術官Mira Murati稱,GPT-5有望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推出。但根據2025年2月13日Altman在社交平臺上表明,GPT-5幾個月后面世。該行判斷,GPT-5的發布時間或提前,或由于DeepSeek近期的重磅更新和亮眼表現對OpenAI產品版圖構成了威脅,進而希望加快產品迭代步伐。自OpenAI在2015年成立以來,通過多輪融資不斷擴展其技術產品布局。從時間周期來看,平均1年半左右OpenAI會獲得一次新的融資。從大的模型迭代節點來看,隨著ChatGPT把熱度推高,競爭對手持續推陳出新,市場對于OpenAI產品迭代速度的預期在加快。

GPT-5預訓練情況如何測算?

該行基于普遍應用的算力供給需求公式,討論公式中的核心參數變化趨勢,以此給出該行的判斷。已知GPT-4參數量為1.8萬億,在2.5萬張A100上訓練90-100天。已知GPT-4.5的計算量約為GPT-4模型的10倍,假設Scaling Law持續奏效,假設其具有3w-5w張H100的訓練資源,其他條件與GPT-4基本保持一致,則可以推測,1)GPT-4.5模型參數量約為5.7萬億,2)GPT-4.5模型訓練用時大約需要148-247天。關于GPT-5:假設達到比GPT-4強100倍的運算能力,其他假設相同的情況下,可測算得到1)GPT-5模型參數量約為18萬億,2)模型訓練用時大約需要203-225天。

GPT-5推出對AI行業有何影響?

影響#1雖然業內對于大模型發展的方向仍處于激烈討論中,但頭部大模型廠商的萬卡集群建設未曾停歇。聚焦國內市場,從GPT-4能力的大模型發布時間表來看,普遍比GPT4晚一年的時間。由此該行預計,GPT-5若引發新一輪AI熱潮,更多大集群的建設會提上日程。影響#2 24/12月,ChatGPT周活躍用戶數已經超過3億,目標是在未來一年內達到10億用戶。據“推理需求=2×參數量×token”的計算公式,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2025年推理市場空間有望達到2024年的三倍;若GPT-5帶動參數量大幅提升(按18萬億計算),假設26年ChatGPT總體推理消耗的tokens為25年的2倍,按二八法則假設26年tokens消耗中僅有20%為GPT-5的需求,則綜合下來26年推理算力需求有望達到25年的5.6倍左右。

產業鏈相關公司:工業富聯 (601138.SH)、滬電股份 (002463.SZ)、勝宏科技 (300476.SZ)、寒武紀 (688256.SH)、海光信息 (688041.SH)、龍芯中科 (688047.SH)、盛科通信 (688702.SH) 。

風險提示:AI應用進展不及預期風險,Scaling Law放緩或失效風險,GPU技術升級不及預期的風險,萬卡集群建設不及預期風險。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