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黃巖:機器人施工隊重塑智慧園區
地面整平機器人化身“精準工匠”,以毫米級的超高精度輕松駕馭混凝土澆筑;墻面噴涂機器人成為“藝術大師”,勻速噴涂乳膠漆;搭載AI算法的無人機猶如“空中哨兵”,實時捕捉工地動態……近日,在浙江臺州市黃巖區西城街道二環西路東側的項目現場,由智能機器人組成的施工隊大顯身手。
“設置好噴涂流程,一鍵啟動,大幅簡化了操作流程,施工效率是傳統人工作業的6倍至8倍。而且,噴涂更均勻、觀感更佳。”中巖數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巖數字”)機器人領航員王飛表示,對于一線操作工人來說,機器人能大大減少噴涂環境對人體的影響,比如地面整平機器人,在長三角地區已有單體項目面積超2萬平方米的應用。
“建筑行業是當前數字化、自動化程度最低的行業之一,傳統建筑行業依賴密集勞動力,但受艱苦危險的行業環境等因素影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愿進入工地‘搬磚’?!敝袔r數字常務副總經理張彪認為,人機協同取代“人海戰術”是建筑行業大勢所趨,基于這種認知,該公司以鏈主企業身份入駐臺州市智能建造產業園,致力于智能建造和城市數字經濟建設。
臺州市智能建造產業園位于臺州重要的地理坐標“三江口”,是黃巖區“永寧江科創帶”上的一顆明珠,更是臺州入選全國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城市的關鍵載體。園區包含一期數建科創、智能建造勞務、二期智能裝備、綠色建材供應鏈四大產業,在推動智能建造技術與設備應用進程中,發揮著引領與支撐作用。
在產業園,一塊全國首創的“智能建造動態沙盤”尤其醒目,建筑機器人、無人機巡檢、智能升降機等設備在虛擬工地上穿梭,能直觀展示從設計到運維的全流程數字化管理。中巖數字以ZYCloud智能建造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數字基座,架構起建筑產業全鏈條的神經中樞,實現了“設計—生產—施工—運維”的算力貫通。在此過程中,園區是企業的“創新實驗場域”,企業則是園區的“技術策源引擎”,二者構成“場景供給—價值反哺”的生態閉環。
目前,臺州市智能建造產業園正在拓展智能建造邊界,世聯網絡、妙蛙科技等智能建造科技企業相繼入駐,中國智能建造標準研究院加速孵化。同時,產業園二期規劃已經出爐,將聚焦智能建造硬件全流程,打造完整產業鏈,并深度參與智慧城市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當每個建筑構件都獲得數字身份證,溯源的洪流逆流而上重塑產業鏈,從而倒逼全行業轉型升級?!秉S巖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委書記、局長楊文廣表示,以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為主導的連鎖反應正在重塑各行業的競爭圖譜,眼下,黃巖聚力產業創新,堅持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黃巖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正在形成。(經濟日報記者 李 景)
(責任編輯:馮虎)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