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股價大幅回落跌破100美元關口,但投資者仍持謹慎態度
4月21日訊(編輯 牛占林)英偉達股價近期持續回落,周一盤前跌破100美元關口,但面對越來越多的風險,投資者對該股仍持謹慎態度。
對這家芯片制造商來說,最新的打擊是其在中國的業務遭受重創,這讓華爾街分析師開始思考該公司的增長潛力。據報道,根據美國政府的要求,其H20芯片出口將需要許可。
Melius Research分析師Ben Reitzes表示,鑒于英偉達宣布將在截至4月份的財季計入約55億美元與H20庫存相關的支出,“你可以看出,該公司并未寄希望于未來能獲得這樣的‘許可’”。
這一消息加劇了人們的擔憂,即各大企業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支出可能會放緩,尤其是在貿易戰進一步給經濟增長的整體前景蒙上陰影之際。
Parnassus Investments投資組合經理兼科技行業主管Krishna Chintalapalli指出:“英偉達的前景不像過去那么令人信服了,你必須考慮關稅、市場、企業支出和宏觀經濟等因素,因為所有這些因素都在疊加,不確定性比以往高得多。”
截至周一,英偉達的股價今年已經下跌了24%,大約是納斯達克100指數跌幅的兩倍。Chintalapalli認為該股估值合理,盡管其市盈率為22倍,遠低于長期平均水平。
市場分析師表示,如果投資者想在這個位置買入英偉達股票,可能是在押注于企業對人工智能芯片的超大規模需求,微軟、Alphabet、亞馬遜等巨頭已經撥出數百億美元建設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但考慮到宏觀經濟和關稅問題,你無法預測接下來的走勢。”
英偉達股價暴跌以及其估值的大幅縮水,凸顯了該公司作為芯片制造商面臨的危險:一方面,人工智能支出可能出現放緩;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試圖重置全球貿易關系。如果貿易緊張局勢導致經濟陷入衰退,那么關于未來收益的所有預測都將失效,這將削弱其估值的理由。
微軟已經宣布了縮減數據中心項目的計劃,雖然Alphabet等其他公司維持了今年的資本支出計劃,但2026年的前景仍然不確定。
自今年1月中國的DeepSeek出現以來,投資者就一直在討論人工智能支出的前景。DeepSeek聲稱,盡管成本更低、所需芯片更少,但其性能與美國模型相當。
不過,隨著關稅談判的進展,投資者開始看到,對人工智能設備的需求使英偉達面臨的貿易風險低于一些同行。而其他芯片制造商,尤其是那些面向PC、手機、汽車和工業等終端市場的芯片制造商,將面臨需求破壞帶來的間接壓力。
關稅形勢非常不穩定。最近對智能手機、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的關稅緩和措施似乎消除了股價的壓力,盡管特朗普堅稱這一措施是暫時的。
上周,阿斯麥控股公布的第一季度訂單低于預期,并警告稱不知道如何量化關稅的影響后,該公司股價遭到拋售。
Neuberger Berman高級研究分析師Daniel Flax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政治仍將是投資環境的一部分,而且環境將繼續演變。“這將影響包括英偉達在內的許多公司,但我認為,如果從12個月或18個月的時間跨度來看,英偉達股票看起來相當有吸引力。”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