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速布局6G
今年6G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引發關注。近日,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發布《北京6G創新發展白皮書(2025)》顯示,北京在衛星互聯網、元宇宙、機器人等領域具備先發優勢,有望孵化更多的新業務和新應用,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當前,全球6G技術研發已從概念探索邁向關鍵技術攻關階段,各國6G布局重點已從單一技術突破轉向系統性產業布局。白皮書指出,北京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核心承載地,匯聚全球頂尖科研資源:16所“雙一流”高校設立通信學科,2所高校相關學科排名全球前五;超200位頂尖學者與1.4萬名通信領域科研人員集聚,形成全球領先的6G人才高地。同時,北京已構建南北協同的6G產業布局,具備覆蓋網絡運營、設備制造、終端研發、芯片設計、測試儀表的完整產業鏈條,形成“鏈主引領+全鏈條協同”的協同優勢。
作為北京北部重點區域之一,海淀區正加速推進6G相關政策落地。北京市海淀區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局長何建吾表示,近年來,北京市海淀區先后出臺多項政策,打造科技創新出發地、原始創新策源地、自主創新主陣地。面對6G與人工智能交匯融合的變革性歷史機遇,海淀區將持續強化區級政策和資源要素供給,全面升級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打造高效協同、充滿活力的產業創新生態。“海淀區將鼓勵跨領域融合創新,推動移動通信技術與AI、工業互聯網、數字孿生、空天信息網絡等信息技術產業深度融合。”何建吾說。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二級巡視員張志松表示,6G是全球科技競爭的焦點和國家發展的戰略制高點。未來,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將繼續發揮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優勢,聚焦6G基礎理論突破,加速6G技術創新進程,搭建技術驗證平臺體系,協同推進國際標準,推動6G技術創新發展。
相關創新成果也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上集中亮相。其中,由中關村泛聯移動通信技術創新應用研究院聯合中國移動、北京郵電大學共同研發的“智簡內生6G原型系統”入選重大科技成果。據介紹,智簡內生6G網絡通過“底座+內核+中樞”的架構,實現功能和資源的按需編排與組合。這一架構使6G網絡成為聚合相關業務能力的平臺,實現功能可插拔、網絡可定制、供需動態匹配,為用戶提供多樣化信息服務。
目前,6G將更好服務人工智能時代已成為業內共識。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表示,6G不僅能增強搭載AI的汽車、機器人等實現智能體之間的互聯與協作,還能提升數字空間與物理世界的實時交互能力,加速社會數字化轉型。
“6G將實現通信、感知、計算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形成‘通感算智、空天地一體化’網絡架構,賦能全息交互、觸覺互聯網等沉浸式應用,為自動駕駛、數字孿生、低空經濟發展等應用場景提供超低時延和高可靠性支撐。”在中關村泛聯移動通信技術創新應用研究院副理事長楊驊看來,6G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供基礎,將催生萬億元級的市場規模。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