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創投通:旅游、保健需求備受關注“雪王”點燃消費IPO熱情

創投通:旅游、保健需求備受關注“雪王”點燃消費IPO熱情

科創板日報梁又勻    2025-04-10

《科創板日報》3月10日(編輯 梁又勻),春節長假、《哪吒之魔童鬧海》帶動線下文娛消費火熱,疊加全國“以舊換新”政策地方補貼加碼,2月份國內消費平穩,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7%。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下降3.3%,飛機票和旅游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2.6%和9.6%。這主要受春節錯月、假期等因素影響。

image

創投通數據顯示,2025年2月國內消費相關領域披露融資事件42起,同比2024年下滑6.67%,環比上月增長5%;已披露的融資信息顯示,2月消費領域累計融資26.64億元,同比增長超2倍,環比增長近120%。

2月份總計融資規模顯著上漲原因主要在于,此前多為早期融資,披露金額規模及數量較少,而今年B輪及以上投資輪次較多,且更多億元融資事件,帶動披露規模整體上漲。從獲投數據上看,今年2月符合年初投融資放緩規律,較受市場關注的領域仍然集中于智能硬件、本地生活等,而旅游服務、保健食品賽道少見地收獲數起大額融資。

2月投融資具體情況

隨著今年1月以來AI的C端應用持續引爆社會討論,AI相關消費產品也成為投資機構重點考察對象。具體表現為,智能硬件已連續4個月成為消費領域一級市場獲投項目最多的賽道,顯著強勢于餐飲零售、本地生活、電商等傳統消費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哪吒之魔童鬧海》帶火潮玩盲盒消費,泡泡瑪特等一眾代言聯名品牌“爆單”。2月潮玩娛樂獲投項目雖然僅有1起,但獲投品牌Letsvan單次融資約億元。據介紹,其產品涉及盲盒、手辦、大娃、BJD等年輕人喜好的潮流公仔,已取得初音未來、三麗鷗旗下hello kitty等知名IP、上美影旗下哪吒鬧海等知名IP、迪士尼等公仔手辦的開發授權。

image

具體而言,2月智能硬件賽道共有6起獲投事件,過半為語音相關AI產品及服務。包括,日常生活的語音翻譯品牌“愛說派”,語音識別合成品牌“奇夢者”和AI兒童拼寫教育研發商“爻舜科技”。

此外,由前追覓中國區執行總裁郭人杰創立的AI硬件消費公司,也獲得了IDG資本、Monolith、經緯創投、真格基金、紅杉種子基金、綠洲資本的聯手投資,總計融資金額近2億元。

在本地生活領域,多家電動車研發及服務商獲投。面向國外市場共有兩家公司,分別點洞察研發商“聚智合眾”以及歐美共享電單車運營商“Velotric”。另外,還有專注于國內市場的智能滑板車研發商“蘇州坦途智能”。

2月總計獲投規模最多的旅游服務,機構重點聚焦于旅游平臺業務,為跨國出游或高品質定制旅游路線提供支持。該領域兩家獲投平臺分別為“6人游旅行網”和Klook。保健食品領域獲投金額也較為突出。其中關注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圣桐營養”獲投超4億元,高瓴資本、創新工廠等機構參投;關注醫學營養研發的“瑪士撒拉”獲投約2億元,中金資本、弘暉資本等機構參投。

image

2月獲投的項目輪次分布較為集中,A輪、B輪以及股權投資、戰略投資較多,早期種子輪、天使輪獲投有所減少。

一方面一級市場對于消費行業早期投資越發謹慎,頭部機構參與較少,獲投賽道更為分散;另一方面已獲得市場部分認證的項目正在成為機構關注的主流,尤其是已構建出初步供應鏈、平臺規模或品牌效應的公司更能獲得機構青睞,頭部投資機構、行業公司參與較多。

image

從獲投省份分布來看廣東、江蘇仍然是“贏家”,廣東延續智能電子消費、電商產業優勢,江蘇則在餐飲零售、本地生活領域更具優勢。上海北京獲投項目波動整體穩定,而浙江獲投項目起伏變化較為明顯僅有3起獲投。

值得關注的重要項目

2月獲投近億元或上億元的項目顯著增多,總計數量達到9起,創近4個月以來新高,但整體獲投方向仍然較為分散。

除了上文提到的部分項目外,“青提點單”較為少見地服務于餐飲“到店引流+外賣降本”業務,為新興外賣平臺。在美團、京東、餓了么三家不斷搶占、堅守已有市場占有率的背景下,該平臺能否達成未來三年覆蓋百城、日均30w單的目標仍有待觀察。

image

1、客路旅行累計融資超10億美元

客路旅行(Klook)2014年成立于香港,其創始人林照圍、王志豪為投行出身,熊小康則是技術出身。依托香港的區位優勢,該平臺迅速成長為一個全球性的境外旅游服務平臺,能夠實現超過30種國際貨幣的本地支付,為用戶提供包括景點快速通關、折扣門票、體驗一日游、特色活動、WiFi、當地交通、美食購物等旅游產品和服務。

據悉,客路旅行目前已覆蓋亞洲、歐洲、北美多個國家和地區,并與TikTok平臺及大力網紅咱開贊助推廣合作。本輪為該公司的第9輪融資,即H輪融資,由維恩資本領投,資金擬用于推進擴大新世代旅客群體市場、深化在亞太區域市場的布局。

image

2、八馬茶業加速IPO

八馬茶業獲得了新希望草根知本集團旗下昇望基金完成對八馬茶業6900萬元的Pre-IPO輪投資。昇望基金則以此獲得了八馬茶業3%股權,成為公司重要戰略投資者,繼續為其登陸港股提供支持。

資料顯示,八馬茶業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全茶類全國連鎖品牌企業。公司曾于2015年在A股新三板掛牌上市,后于2018年摘牌,并在此后開啟了輾轉A股創業板、主板、港股的二次上市之旅。

2025年1月,八馬茶業再次更新港股招股書。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八馬茶業累計實現營收16.47億元,凈利潤2.08億元。該利潤水平已超過此前全年數據,單仍然面臨著增收不增利的尷尬表現。截至2025年1月,八馬茶業線下門店總數為3501家,多分布于二線、三線城市,加盟比例超九成。

image

3、第二個“泡泡瑪特”?潮玩品牌 Letsvan獲投近億元

Letsvan成立于2020年,專注于原創IP的孵化、運營和潮玩文化的推廣。目前公司累計擁有11個原創IP矩陣。其中,原創中國公主IP“又梨”,兩個月銷量過百萬只,累計銷量過300萬只。

除了設計銷售更具獨創性的玩偶外,Letsvan采取了明星聯動的形式進行推銷。公司2024年推出原創小野孩IP“WAKUKU“,得到戚薇、虞書欣等知名明星的互動推薦,直接帶動相關產品銷量激增。

據報道,Letsvan已積極出海銷售,并在東南亞等泡泡瑪特熱銷國家開出多個想先下快閃門店、潮玩展覽。渠道合作顯示,該公司已和名創優品(TOP TOY)、三福、晨光(九木雜物社)、X11、KKV建立合作。本輪融資旨在引入線上銷售經驗豐富的量子之歌,提升公司自營能力和品牌形象。

image

4、圣桐特醫獲投超4億:醫學營養賽道迎近期最大融資

圣桐特醫于2019年12月成立,前身為圣元特醫事業部,專注于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重點為過敏、早產、腹瀉、代謝障礙等不同營養需求的寶寶提供專業的營養解決方案。據介紹,圣桐特醫已通過7大特醫食品注冊,包括早產/低出生體重配方、嬰兒營養補充劑等。

本次獲投為公司B+輪投資,總計融資金額超4億元,由恒旭資本、高瓴投資、創新工場聯合領投,其他投資方包括青創投和匯譽投資。這也成為近年來該食品研發領域最大一筆融資。本輪融資將用于優化公司股權結構,引入產業資本。

image

蜜雪冰城點燃市場熱情,消費行業IPO“回春”

自進入2025年以來,中國消費企業沖刺港股、順利登陸港股變得越發頻繁。2月共有6家消費類企業遞交港股招股書,3家開啟招股并陸續順利上市,另外有3家企業申請港股上市并等待中國證監會審核批復。

其中,國內連鎖茶飲品牌再添2家港股上市公司,古茗、蜜雪冰城先后完成招股上市。相較于僅受業內關注的古茗,蜜雪冰城的投融資熱情很快“引爆”港股打新市場。

截至2月26日,蜜雪冰城公開發售環節認購結束,其融資認購倍數達到5125倍,認購金額達到1.77萬億港元,超越快手成為港股新一代“凍資王”。紅杉資本、高瓴資本、美團等5家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2億美元(約15.58億港元),極大地帶動了市場中的投資者參與打新。

上市后數日,蜜雪冰城股票接連大漲,打破新茶飲品牌上市破發“魔咒”,總市值超千億港元,股價始終沒有下跌趨勢。資料顯示,蜜雪冰城通過“6元茶飲”切入下沉市場,占據10元以下價格帶的絕對優勢。據灼識咨詢數據,按門店數和飲品出杯量計,蜜雪冰城均為中國及全球第一。

除了國民消費認知度外,不俗的盈利表現也是市場強烈看好其發展的原因。2024年前九個月,蜜雪冰城實現收入186.6億元,同比增長21.22%;凈利潤34.91億元,同比增長42.32%;全渠道實現零售額449億元,同比增長21.35%。

同樣關注下沉市場的古茗在2月中旬成功登陸港股,但其未為收獲太多話題度與投資關注度。截至2024年9月30日,古茗總數為9778家,實現營收64.41億元,同比增長15.6%,同期凈利潤為11.2億元,同比增長11.76%。

值得注意的是,連鎖茶飲行業競爭激烈,2024年前九個月,蜜雪冰城、古茗單店飲品出杯量有所下滑、日均訂單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得益于雙方門店規模的擴張,該因素不影響公司當前最終營收及利潤表現。

image

2月份消費公司沖刺A股及美股上市也較為活躍。其中,連鎖茶飲品牌“霸王茶姬”也獲得了赴美上市監管備案,新茶飲賽道有望再添上市案例。不過據證監會上市材料補充意見,霸王茶姬仍需要補充介紹其股權架構、股東細節、出海開店投資情況等。

此外,主營戶外運動相機等智能影像設備研發銷售的影石科技,終于開啟上市招股進程。2024年上半年,影石科技實現營收24.3億元,同比增長50.82%,同期歸母凈利潤為5.18億元,毛利率達53.44%。其近些年保持高速增長的原因,較大一部分在于公司境外銷售業務占比較重,2024上半年該收入占比達76.52%。

而多家此前排隊等待上市許久的科技消費企業也有了最新動作,例如為中國航天提供收納及材料研發支持的太力科技,更新上市注冊材料;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研發商優優綠能也更新了問詢回復以及業績數據。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