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無錫新吳在全省率先發布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課程綱要

無錫新吳在全省率先發布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課程綱要

新火種    2025-04-10

中新網江蘇新聞2月28日電(唐娟 孫權)為響應國家“人工智能+教育”戰略部署,培育面向未來的智能社會創新人才,近日,無錫市新吳區教育局對外發布《無錫市新吳區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課程綱要》(簡稱《綱要》)。

作為全省首個貫通1~9年級的區級AI教育系統方案,《綱要》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學科知識和產業實踐,標志著新吳區在教育數字化轉型中邁出突破性一步。

《綱要》立足“技術向善、素養導向、實踐育人、多維協同”核心理念,形成了“跨學科融合+產業聯動+倫理深耕”的獨特模式。

在多維度協同機制方面,《綱要》首創“1+N”協同模式,聯合教育部門、高校、社區、企業等多方資源,構建從“基礎認知”到“產業應用”的三階遞進課程體系。例如,學生可通過Datawhale開源社區參與真實AI項目開發。

在本土產業深度融合方面,《綱要》結合新吳區“制造業高地”和“物聯網產業集群”的區位優勢,課程中融入“AI+制造”“AI+醫療”等本地化案例,讓學生直面產業真實需求。例如,初中生可借助企業提供的工業數據,在專業教師指導下,運用特定軟件平臺訓練智能質檢模型。

“從小學低年級的隱私保護意識,到初中的算法公平性辯論,我們設計了分層遞進的倫理教育框架,系統性培養‘有溫度的數字小公民’。”新吳區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負責人陳曉靚稱,期待通過這份《綱要》,讓學生學會用AI解決真實問題,走出一條小區域、大生態的人工智能教育新路徑。

針對家長對“人工智能是否加重學業負擔”的擔憂,新吳區教育局方面也給予了回應:新吳區的人工智能教育不是“追趕技術潮流”,而是培養“駕馭技術、有問題度的數字小公民”。

據悉,《綱要》的設計原則是“輕技術、重思維、強實踐”。比如,小學階段以圖形化編程和AI互動實驗為主,例如用“AI積木”搭建智能農場模型,無需復雜代碼。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