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C速覽|中國移動副總經理李慧鏑:通信網絡正被人工智能的發展深刻影響
當地時間3月2日,202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開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國移動處獲悉,該公司在此次MWC上發布了面向高階自智的八大L4(即高度自動駕駛)場景、5G-A(增強5G)的五大技術創新等一系列“AI+NETWORK”(人工智能+網絡)創新成果。在以“AI賦能網絡演進”“5G-A價值變現”等為主題的全球移動寬帶菁英論壇(MBBF Top Talk Summit)上,中國移動副總經理李慧鏑還提出,作為人類文明和信息傳遞者的通信網絡,目前正在被人工智能的發展深刻影響。
中國移動副總經理李慧鏑 圖片來源:企業提供
李慧鏑表示,一方面,AI驅動了數據的增長與流動,推進作為基礎設施的信息通信網絡規模不斷增長。另一方面,AI與網絡的融合成為新的技術發展方向,整個通信行業都在聚焦科技創新,推動以AI Native(將人工智能集成到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序中)為代表的網絡技術發展進步,將AI不斷融入核心業務流程。
以中國移動為例,據李慧鏑介紹,中國移動建設了全球最大規模的5G網絡和光纖寬帶網絡,4G/5G融合核心網云化比例達到100%,算力規模也在快速增長,為千行百業的數智化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中國移動還打造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尤其在5G-A方面效果顯著。在以自智網絡推進網絡數智化轉型方面,中國移動以AI技術為創新引擎,以數據為新生產要素,打造端到端流程全自動的數智運維流水線,目前已有業務開通、變更監控等多個運維場景率先達到L4級高階自智,推進網絡低成本高效運營。
面向數智未來,李慧鏑提出了兩方面倡議:一是以端到端的思維,推進自智網絡、5G-A等技術對社會生產、生活、治理場景的全面賦能,不斷提升產業價值;二是通過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加快推進“智能向善”,通過與標準組織、產業組織的充分協同,不斷提升通信領域的AI治理水平,讓智能化的信息通信網絡更好地服務人類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