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第一股年報詳解:AIGC業務暴漲88.5%營收2.2億,95%智能硬件交付出海,跑通規模化「軟件訂閱+出海」
上市一年后,港股AIGC第一股交出了第一份、也是足夠亮眼的一份年終財報。
出門問問日前發布2024年度業績報告,關鍵數字如下:
AIGC業務營收突破2.2億,同比增長88.5%;全年毛利2億元,毛利率達52.1%;AIGC注冊用戶超1000萬,付費用戶超100萬;海外業務收入1.63億元,占全年總收入的41.8%。作為AIGC第一股,出門問問交出了一份足夠AIGC的成績單。
一方面,業務結構完成優化,高毛利的AIGC解決方案成為主導業務,傳統項目制業務比例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實現從定制化服務向標準化產品轉型。豐富產品矩陣+訂閱制模式,營收飛輪快速轉動。
更關鍵的是,財報業績展現出的趨勢——
非項目制的訂閱制產品前景可觀,一旦飛輪效應形成,規模化商用效果顯著。以及AI的時代也是全球化的時代,中國AI出海的競爭力,正在被驗證和看見。
1年時間AIGC業務挑起大梁出門問問的這份財報,更像是「如何跑通AIGC商業化」的答案詳解,每組核心財務數據都是這道題的例證。
先從收入層面來看,2024年出門問問實現全年營收3.9億元,同比增長6%。
按照不同業務類型細分,其中AIGC解決方案的收入為2.2億元,同比大漲88.5%,占總收入的56.8%。
來自AI企業解決方案和智能設備及其他配件的收入,分別為0.16億元和1.52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4.2%和39%。

貢獻過半收入的AIGC業務,無疑成為公司2024年的主要增長動力,同時更加印證「AIGC第一股」的實至名歸。
仔細拆開AIGC業務收入路徑,會發現其增長并非一蹴而就:
從2021年-2024年,公司AIGC業務的收入分別為680萬元、3990萬元、1.18億元以及2.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19%。
AIGC業務占總收入的比重,逐漸從1.7%、8%、23.2%,最后增長到56.8%,實現了規模化增長。

這部分業務猛漲的直接原因,主要來自更多種類的AIGC矩陣式產品,以及更多的付費用戶數量。
從2021年起到2023年,出門問問AIGC的累計注冊用戶人數分別約為150萬、450萬、850萬;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AIGC注冊用戶數量已超1000萬。
其中,付費用戶數量從2021年的6.3萬人,增長到2024年達到超100萬,年復合增長率達151%。

而增長背后的根本原因,實際是出門問問業務戰略轉移的主動選擇:
2024年,出門問問不再發展基于傳統項目制的AI企業解決方案,例如結束向汽車附屬公司A提供知識產權業務,而是全力轉攻純軟件AIGC產品。
要知道,2023年A公司為出門問問提供了1.39億元的收入,占據當年總營收的27.4%。
因此,這種戰略轉移體現在毛利方面時,公司2024年毛利為2.03億元,同比減少37.6%;毛利率為52.1%,低于2023年錄得64.3%。
實際上,如果想更清晰地對比AIGC業務的毛利,可以扣除2023年A公司的收入影響,調整后的毛利和毛利率分別為1.87億元和50.9%,和2024年的相應數據基本持平。

研發方面,出門問問2024年的研發開支為1.37億元,同比降低11.5%,主要是公司對UCLAI及「序列猴子」的投資已邁過初期階段,且研發轉化效率更高。
從過去一年的研發產出來看,出門問問推出“產模結合”策略,旨在打造一家具備模型迭代能力的AIGC軟件產品公司,在產品側和模型側都實現了更新:
產品方面,推出了WetaAvatar 4.0等數字人產品、AI視頻創作平臺元創島、AI配音助手魔音工坊等AIGC創作工具。
模型方面,出門問問自研大模型序列猴子,在文本、語音、視頻/圖像領域進行了升級;同時順應趨勢,整合外部DeepSeek等領先大模型,提升了產品的多模態能力。

最后一部分,也是未來具備巨大增長空間的一部分,就是出門問問的海外市場布局。
2024年,來自海外市場的收入占公司總營收的41.8%,比2023年提高了6.6個百分點,達到1.63億元。
AIGC業務對其貢獻顯著。在財報電話會議中,創始人兼CEO李志飛透露:
公司智能硬件產品,95%以上交付于海外市場;軟件層面,例如配音產品DupDub、數字人產品LivGen也都主要面向歐美市場。
在他看來,海外市場,特別是歐美市場,正具備巨大的需求以及增長空間。
這是出門問問的機遇,也是AIGC企業的機遇。
出門問問業務構成?出門問問的核心業務模式和發展理念是“產模結合”。
即通過將人工智能模型(Model)與實際產品(Product)緊密結合,實現技術與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從而推動技術創新和業務增長。
產品方面主要有三大板塊:
AIGC解決方案AI企業解決方案智能硬件及其他配件先來看軟件部分。

在AIGC解決方案部分,出門問問在自研大模型「序列猴子」的基礎上,推出了AIGC SaaS矩陣。
魔音工坊:通過語音合成技術,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語音內容生成服務。用戶可以通過簡單的文本輸入,生成自然流暢的語音內容,廣泛應用于視頻配音、有聲讀物等領域。奇妙元:AI數字人短視頻和直播解決方案,提供真人形象克隆、聲音克隆、3D數字人定制、IP活化的服務。奇妙問:面向政企、文旅、金融、展會展廳、電銷、企業在線營銷等場景,打造數字接待、數字客服、數字銷售等交互型數字人。元創島:提供3D虛擬數字人制作、虛擬直播間打造、面捕/半身動捕/全身動捕等多種動捕方案于一體的3D虛擬直播神器。在AI企業解決方案部分,業績報告重點介紹了在Agent領域的落地進展,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助手,比如與某私人銀行合作的企業知識助手,可以通過整合私有知識庫來豐富大模型的知識儲備。
除此之外,出門問問也進行全球化布局,率先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地開拓市場,陸續推出海外AI配音產品「DupDub」和一站式數字人生成平臺「LivGen」。
硬件方面,出門問問從2014年開始布局,至今推出了智能手表、智能耳機、智能音箱等產品。包括TicWatch系列、TicPods系列、TicKasa系列等。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出門問問推出了一款集大模型、具身智能、AI Agent于一體的產品「小問移動數字人」,它具備智能跟隨、自定義路線巡航、智能避障等功能,搭載了“序列猴子”“DeepSeek”等領先大模型。

底層技術方面,出門問問在AI Agent、語音、文生圖、圖生視頻、視頻理解、數字人等領域布局,并不斷帶來新進展。
AI Agent領域:與多個行業龍頭企業合作落地企業知識助手、數據分析助手、自定義流程助手等;文本領域:發布「序列猴子」開源大模型數據集,「序列猴子」通過多項華為昇騰認證,可加速大模型應用和迭代效率;語音領域:語音大模型引擎不斷進化,上線視頻翻譯功能;數字人領域:最新推出第四代全新2.5D數字人WetaAvatar 4.0,發布實景行走數字人,推出新一代照片數字人引擎等。視頻/圖像領域:自研動漫文生圖模型,推出「序列猴子」視頻理解大模型。
另外面向硬件產品推出了Agentic AI硬件引擎,它能賦予設備更強大的自主決策能力、智能交互和多模態感知能力,打造適應各種場景的、具備智能體能力的硬件產品。
如上為出門問問“產模結合”戰略下的業務及技術總體布局。
在此基礎上,出門問問形成了獨特的ToSMB/ToPC的商業模式。既避免陷入傳統ToB的項目制,也避免和ToC互聯網巨頭直面競爭、影響流量增長。硬件方面實施「AI+Agent+硬件」戰略,通過訂閱制為硬件提供持續性軟件服務,由此統建起「硬件+軟件+服務」的盈利模式。
出門問問如何走來?出門問問獨特的業務模式與發展戰略,與其發展歷程也不無關系。
出門問問成立于2012年,創始人兼CEO李志飛為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自然語言處理及人工智能專家,前Google總部科學家、大模型領域專家。
他讀博期間已開發了一款廣為應用的開源機器翻譯系統Joshua,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在Google Inc.(現稱Google LLC)總部擔任研究科學家,負責語言翻譯模型的算法研發。
2012年,拿到紅杉資本和真格基金的天使投資后,回國創辦出門問問。

出門問問最早以語音交互技術為核心,發力語音搜索軟件,2012年起從0到1開發聲音信號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垂直搜索等技術,2014年開發AIoT智能硬件,2017年將技術進一步向企業場景商業化落地,為B端企業客戶提供語音交互與內容生成為核心的AI技術。2020年開始關注大模型趨勢,自研通用大模型并推出相應產品,2023年升級「序列猴子」大模型研發,開始面向全球創作者和企業提供AI Copilot服務。
2024年4月,出門問問于港交所上市,成為“AIGC第一股”。
出門問問的背后,有包括紅杉資本、真格基金、SIG海納亞洲、谷歌Google、歌爾聲學及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等知名投資者站隊。
自2012年成立的13年間,出門問問累計完成七輪融資,募資金額超過2.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8.2億元。
此外,兩大地方國資中關村國際有限公司和南京經開聚智科創投資合伙企業,作為基石投資者參與了出門問問去年4月的IPO發行。
出門問問的啟發:訂閱制+出海梳理全貌,出門問問為何首份業績報告亮眼,已有了進一步解答。
對于出門問問,這是面向大模型應用落地的首戰告捷;而對于行業,它提供了大模型應用落地的范式參考,也將AI產業現狀進一步對外顯露。
最首要的,出門問問快速順利完成業務結構轉型且營收大漲,大模型規模化落地趨勢不必多言,市場需求異常火爆。
在這之中,出門問問把握住關鍵兩點:
第一,讓非項目制收入成為主導。
大模型浪潮中,構建標準化產品是趨勢,相較于定制化產品也更有優勢。標準化產品復用率高、可服務更多客戶,攤薄研發成本;同時減少了人工干預環節,降低運營成本,SaaS模式下邊際成本接近于零,隨用戶增長毛利率可自然提升,由此構建起健康的商業模式。
加之出門問問的自研基礎與技術積累,為其構建起可靠技術壁壘,并通過“產模效應”形成的數據飛輪,進一步提升模型效率、優化產品性能、更好服務用戶。
第二,看到了AI產品全球化的趨勢。
出門問問搶先布局了海外業務,使其在國內AI企業競爭激烈的局面下找到了新的增長點。在具體業務布局上,出門問問更聚焦細分賽道,可避免與海外巨頭直面競爭,在國際市場找到自己的藍海。
同時巧妙利用在消費硬件的全球化積累和品牌效應,將既有國際業務作為新AI產品出海的跳板,降低市場進入成本。加之出門問問本身擁有全球化銷售團隊資源和媒體資源,有力支撐起國際業務拓展。
如今,隨著DeepSeek、智能體等技術浪潮此起彼伏,更大規模的產業化落地趨勢初見端倪。越來越多AIGC企業將在浪潮中找到自己的機遇,構建起健康可持續的商業閉環,為市場提供創新及技術成果。出門問問還只是其中之一。
趨勢之下,創新持續加速,更豐富落地成果將被推至臺前。AI浪潮也因為被更多人看見而被相信。
你覺得呢?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