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國語大學全球語言服務平臺正式發布
北京3月24日 (記者孫競)22日,第九屆高等學校外語教育改革與發展論壇在京舉行。論壇上,北京外國語大學國家全球語言(含小語種)服務平臺正式發布。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劉培俊表示,聚焦語言需求,優化語言供給,建設中國特色語言服務體系,需要建強高效率的供需適配機制,關鍵依靠高素質的語言人才隊伍,動力來自高起點的語言教育創新。平臺以語言為要素資源,以教育、科技、人才為基礎支撐,著力用優質化、智能化、個性化服務將多樣性需求和針對性供給有機聯接起來,相信平臺能夠為服務國家發展、服務社會需求、服務教育改革發揮重要作用。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楊丹指出,“外語智慧教育元年”已經到來,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正從“聯結為先、內容為本、合作為要”的“3C”走向“集成化、智能化、國際化”的“3I”。外語教育將朝語言學習智能化、人才培養復合化、全球實踐常態化、語言服務個性化的方向發展,在全球語言服務平臺的支持下,各方應積極擁抱人工智能,學會與人工智能和諧共生、人機協同、優勢互補、共創未來。
據介紹,北京外國語大學全球語言服務平臺以共建、共生、共享為原則,以解決語言服務供需匹配為核心目標,下設三大子平臺:語言服務平臺匯集語言服務人才,服務語言供需匹配;語言教育平臺整合語言教育資源,聚焦語言人才培養;語言研究與保護平臺構建特色語言生態,探索語言研究創新。平臺將實現多語言服務的產業化閉環,推動語言服務從“工具性應用”向“戰略性基礎設施”進化,引領外語人才培養向實戰型、創新型轉化,為促進外語資源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國走向世界提供重要平臺支撐。
(責編:郝孟佳、熊旭)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