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創數據(835305)取得2項發明專利證書進一步增強公司在自然語言處理和智能問答系統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2月13日,南京云創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于 2025 年 2 月 11 日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2 項,發明名稱分貝為基于大語言模型的連續問答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一種基于強化學習的動態提示詞示例召回方法及系統。
云創數據在公告中表示,上述兩項發明專利獲得授權,進一步增強了公司在自然語言處理和智能問答系統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它鞏固了公司在大語言模型應用上的技術壁壘與優勢,為公司的長遠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公司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技術創新與專業積累,注重知識產權保護,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同壁財經了解到,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大數據存儲與智能處理,主要的市場方向包括政府、教育、工業智能制造三大領域。公司為政府、教育、工業智能制造等領域客戶提供科技含量高、實用性強的大數據存儲與智能處理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公司進一步聚焦人工智能領域,積 極探索及落地私域大模型的行業應用,以滿足不同行業客戶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智改數轉需求。
在大數據存儲業務方面,針對上述市場領域中十分龐大的數據存儲需求,公司自主開發的 cStor 超低功耗云存儲系統搭載低功耗處理器開發的 64 位超低功耗硬件平臺,可為用戶提供超低功耗、高密度的云存儲服務,單個國標尺寸機柜(42U)最大容納 5,300TB 存儲容量,功耗低于 9,500W,支持萬億級文件規模,為客戶構建高密度、低能耗、高可靠的大數據智能存儲解決方案。公司大數據存儲產品先后獲得了南京市優秀發明專利獎、江蘇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計劃、江蘇省優秀軟件產品獎(金慧獎)、江蘇省優秀版權作品二等獎等榮譽。
在大數據智能處理業務方面,針對上述市場領域中對大數據智能處理服務的需求,公 司自主研發人工智能分析系統、工業智能平臺、高維向量計算一體機等產品,為客戶提供跨平臺整合現有各種業務系統數據資源的能力,通過人工智能進行數據理解,通過數據挖掘分析創造數據價值,并提供大量的智能算法,真正實現智能易用。其中,“群智共享的人機協同決策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 CICC 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同時,公司獲“大數據應用部署與調優”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X”認證資質,也被國家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認定為“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智慧學習工場”。
目前,公司參與建設了大量行業標桿項目,例如:承接國家科技部科技創新 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專項“標準化兒童患者模型關鍵技術與應用”、國家超算深圳中心、紫金山實驗室無損數據中心、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數據中心、中國地震局第二監測中心大數據平臺、新疆公安廳高密度云存儲、多省市公安廳局警務云、“智慧南京”云視頻平臺、“我的南京”路況大數據、宜昌“雪亮工程”視頻云平臺、吉林地震應急系統、多地智慧園區項目、 清華、南大、南航等全國百余所高校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平臺項目等。在國產化方面,隨著國家政策逐步落地,以及國產化芯片進程的不斷加速,公司已經與飛騰、海光、鯤鵬等系列的國產化硬件平臺實現了兼容,陸續推出了大數據存儲、大數據平臺、以及多種人工智能的全國產化解決方案。
針對爆炸式增長的大數據人工智能需求,公司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智能存儲平臺”、“大數據處理平臺”和“人工智能云平臺”三大平臺,并在此基礎上以算法生成模型,由模型驗證算法,研發出可以不斷自我優化的“核心算法+模型庫”智能成長模式,作為企業技術核心能力。最終,構建出具有特色和競爭力的核心產品體系,面向不同市場領域客戶提供完整的大數據存儲與智能處理解決方案,形成了自底而上的大數據人工智能全產業鏈架構。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擁有 63 項授權專利,203 項軟件著作權、96 項商標等資質。
公司通過了 ISO 20000 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ISO 27001 信息安全管理體系、ISO 9001 質量管理體系、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ISO 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GB/T 29490 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CMMI 三級認證、ITSS 二級認證、系統建設和服務能力評估 CS2 級 認證,具有安防工程企業設計施工維護能力一級資質。公司被評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 企業、中國云計算創新基地理事長單位、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瞪羚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先進計算百強、中國中小企業首選服務商、培育獨角獸企業等,榮獲南京獨角獸瞪羚優秀企業、民營科技發展貢獻獎等,與華為、英特爾、希捷、浪潮等多家知名企業開展了深入的合作,并榮獲華為“最佳行業合作獎”、浪潮 “最佳終端市場生態開拓獎”、英特爾“鈦金級合作伙伴”等。
公司致力于將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全產業鏈體系深度融合,為用戶提供算法、模型以及一體機等全方位的解決方案,打造“算法+模型庫”的智能成長模式,以算法生成模型,由模型驗證算法,實現了算法與模型之間的相互促進和不斷優化。公司憑借這一核心優勢,開發了具有獨特市場競爭力的產品線,不斷進行技術積累和業務深耕,為不同行業的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大數據存儲和智能處理解決方案。
業績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3億元,同比減少17.29%。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