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十周年觀察|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梁海明:海南可成為共建國家和中國在跨境數字貿易中“超級聯系人”的角色
財聯社10月20日訊(記者郭松嶠 研究員董巍)“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參與全球開放合作、改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已成為21世紀全球最受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也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國際合作平臺之一。
海南在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圍繞海南如何更好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等話題,本期“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系列訪談對話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
財聯社:對海南未來如何更好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有哪些建議?
梁海明:海南自貿港可考慮打造“一帶一路”物流聯盟,組建“一帶一路”國際物流發展銀行。
打造物暢其流、貨通天下的現代物流流通體系,將為經濟發展帶來極大活力。海南自貿港若能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的港口共同打造“一帶一路”物流聯盟,組建國際物流發展銀行,不僅能進一步加強區域間的深化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贏共享合作機遇,更能加快暢通國內、國際物流大通道,以助推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中歐班列“灣區號”已在粵港澳大灣區開通,“灣區號”不僅將北聯歐亞日韓構建鐵路國際物流運輸通道,還將依托大灣區深圳、香港等世界級港口樞紐及全球物流網絡,南拓東盟、南亞市場打造水路、公路、鐵路和航空等國際多式聯運大通道,實現“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海南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聯接,助力海南自貿港打造陸上絲綢之路新通道。
新通道,引發新貿易,帶來經濟新增長點。海南自貿港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前沿支點,如能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港口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港口,組建物流聯盟,從而搭上中歐班列“灣區號”的順風車,并發揮自貿港先行先試開放政策的獨特優勢,無疑將出現1+1>2功效,給海南自貿港經濟發展帶來強大活力。
海南自貿港作為中國最大的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則擁有廣州南沙港、深圳蛇口港、香港葵涌貨柜碼頭等港口,以及擁有作為國際航空、航運中心的香港,和廣州、深圳等著名的國際機場,加上大灣區內有四通八達的鐵路、公路網絡。如果自貿港和大灣區能組建“一帶一路”物流聯盟,將其發展成為一個從儲存、包裝、裝卸到流通、加工、配備等集于一身的新型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區域物流聯盟,以此加強區域間的合作,建立區域連接機制,定能共享共贏區域物流聯盟帶來的新機遇。
此外,海南自貿港還可以聯合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成立“一帶一路”國際物流發展銀行,該銀行若創立,不但可為區域物流聯盟提供支持物流業發展的供應鏈金融產品、融資服務,也能開拓國際物流供應鏈金融業務,并可以此擴大與自貿港、大灣區乃至各地的物流公司的電子化系統合作,完善供應鏈信息系統,實現對供應鏈上下游客戶的內外部信用評級、綜合金融服務、系統性風險管理,從而培育壯大海南自貿港和各地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打造現代物流體系。
通過上述措施,不但有助于推進海南自貿港的建設進程,也能通過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鐵路班列、高鐵、公路、港口、機場的聯動,加快暢通國內、國際物流大通道,尤其是促進“一帶一路”上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更加無縫對接,從而打造推動構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命運共同體的新通道、新貿易平臺,不但可增加中國在國際物流業界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也能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未來經貿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財聯社:數字貿易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領域,如何看待海南在這方面的機遇?
梁海明:加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跨境數字貿易,將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帶來更大的機遇。
在數字貿易時代,海南完全可以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技術,來了解“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民眾,對海南產品的需求情況。例如,可以先從各社交媒體上挖掘出相關的數據,只要有超過100萬名或者以上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民眾,討論過海南的某種產品,并對此表達了購買的意愿,那么,我們就可以在各個互聯網購物平臺上,把海南相關的產品上架銷售,從而有針對性地進入“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市場
。
同時,我們也可以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技術,來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同樣,如果我們通過大數據挖掘到有超過100萬名中國消費者對“一帶一路”國家的某種產品很感興趣,那么,海南同樣可以先購買了這些國家的產品,然后再賣給中國的消費者,海南就可以賺取當中的差價。
所以,隨著跨境數字貿易越來越受重視,海南自貿港完全可以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技術,發展成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中國在跨境數字貿易中的“超級聯系人”的角色,不僅有助于增加中國和共建國家的經貿往來,也有助于擴大海南自貿港的出口。
財聯社:海南是旅游大省,未來如何更好吸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游客來海南旅游?
梁海明:為進一步吸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游客前來,海南可考慮為共建國家的游客免費開設電子賬戶并贈送電子消費券。
該消費券不可兌換為現金,且每天有金額使用上限,只能通過支付寶、微信支付或其它政府指定的電子支付工具,在限定的時間(如兩周內)和限定的行業(如旅游、飲食、互聯網、創新科技行業)消費。
在限定的時間消費,可令消費券盡快形成現實購買力,令消費市場升溫。數據顯示,給民眾發放電子消費券對經濟的拉動效應是直接發放現金的2倍,尤其是對旅游業拉動效應更有奇效,政府每發放10元的旅游電子消費券可以帶動近300元的消費。之所以要在限定的行業(如旅游、飲食、互聯網、醫療、創新科技等行業)消費,一方面是結合海南的情況,可定向扶助亟需救助的行業生存發展,另一方面也可調動相關行業的企業尤其是與新基建相關的企業積極性,為新基建行業發展開辟更多可能性。
通過給“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游客發放電子消費券此舉對海南而言,更將是一石多鳥。通過數字化技術設立電子賬戶,真正掌握消費大數據,不但能夠及時了解共建國家游客的消費偏好、消費癢點,總結提煉新消費趨勢,挖掘阻礙消費升級的難點、痛點,為海南省政府未來更好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大數據支撐,以及有助政府有的放矢,精準幫助有需要的行業,和進一步提升海南的消費市場,也能為未來新消費的發展打造更扎實的平臺和基礎,為海南的經濟發展提供一大助力,也有助于推進海南自貿港的建設。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