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女孩收到劍橋offer來聽聽她的學習故事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錄取放榜,重慶共有4名學生收到劍橋大學offer,分別來自重慶南開中學國際課程中心、重慶外國語學校國際部和重慶德普外國語學校。他們為何能得到劍橋的“青睞”?重慶南開中學國際課程中心的毛一伊同學,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故事。
熱愛古典學 高中自編音樂劇來推廣
毛一伊被錄取的是劍橋大學的古典學專業。“古典學是我最喜歡的專業,劍橋大學的古典學排名世界第三,能夠被成功錄取,真的很開心!”說到此次被錄取,毛一伊連連表示“很高興,很踏實。”
她是在經歷了筆試和兩輪面試后,最終收到劍橋大學offer的。在選拔中,毛一伊展現了自己對古典學的濃厚興趣:她將古典學結合了很多其他東西,比如在音樂、戲劇表演方面的一些經歷,以及自己對古典學一些新穎的見解。
在她看來,自己不錯的學術成績,加上在面試時展現出的思維能力,最終得到了面試官的認可。“思維能力主要是能不能應對大學課堂上有深度的具有挑戰性的討論,他們非常注重學生這方面的能力。”
毛一伊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對古典學產生了興趣。當時她讀了一本古希臘神話的書,被其中的故事深深吸引,并喜歡上古典學。初中時參加了一次拉丁文的夏校活動,學習了基礎的拉丁文語法,到了高一,又通過自學參加了美國高考課程拉丁語考試并取得了最高分,也讓她對古典學有了更多的了解。
“古典學對我而言非常有趣,充滿了吸引力,是我想要去一直探索的學科。”不僅自己熱愛,她還用各種方式積極推廣,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古典學。高二時,她作為導演、編劇、主演,把古典學的史詩比如《荷馬史詩》改編成了音樂劇,并加入了一些劇本進行銜接,希望用更通俗好玩的方式,把古典學看上去晦澀難懂的內容變得有趣。她還用拉丁文唱古羅馬史詩的歌,并在社交平臺上開設了一個賬號專門發布,目前已經有近3000“粉絲”。
在推廣古典學的過程中,她發現了古典學更多的可能性,更加加深了她對這門科目的熱愛。“古典學是非常豐富的一個世界,這些看似過時的東西,其實非常值得去探索。”
會說四門外語 反復練習是“學習法寶”
探索研究古典學,要懂很多的外語,毛一伊為此學會了英語、法語、拉丁語,目前她還在學古希臘語,“我從小對語言感興趣,這對我而言是很享受的事情。”
她把每門語言都學得不錯,尤其是英語。初二托福首考110分(滿分120分),13歲晉級“國際語言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并相繼在比賽中獲得團隊高年級組二等獎、個人高年級組三等獎,全國新秀組決賽一等獎、全國專業組小組一等獎等。2023年,她在托福考試中取得了119分的高分。
然而,毛一伊并非從小就是英語學霸,她坦言自己英語學習起步比較晚,11歲才真正開始。“說起來可能別人不信,我5年級才開始專門學習。因為我小時候喜歡閱讀,一開始用中文閱讀古典學故事,之后就想學了語言去閱讀原版作品。”毛一伊說。
剛學不久,她的腳受傷骨折了,在家里休息了三個月,利用這段時間,她給自己打造了一個純英語的環境。
她早上5點起床開始讀英語原版書,不會的單詞就記在本子上,但她的單詞本上不會出現中文,而是用英語去解釋英語,“看上去是花更多時間,實際上沒有了中英文的轉換,效率更高。”口語方面,她每天都會聽英語。休閑時她愛聽英語歌,看英劇、美劇,聽廣播練口音,自己還用英文寫小故事,嘗試用英語去思考。
良好的習慣幫助她很好地掌握了英語,到后來,不懂的語法,她憑借語感就能解決。高中時,她又通過學校開設的法語課,同時利用業余時間,相繼學會了法語和拉丁語。“學習語言沒有什么特殊的方法,習慣了以后很多東西就能脫口而出,不用經過刻意的思考,但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熟練,一遍遍地去練習,要熟悉到語法規則對我而言就是本能的東西。”毛一伊分享了她學習外語最重要的一個準則。
除了學好外語讓更多人了解古典學,毛一伊還有一個長期的目標,將來想研究更多的古文明,拓展對古典學的研究,尤其是中國的敦煌學等,希望自己為敦煌學研究獻上一份力。
上游新聞記者 秦健 本文圖片為受訪者供圖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