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如何影響股市債市?公募基金熱議五大看點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如何影響股市債市?公募基金熱議五大看點

財聯社記者閆軍    2025-03-06

3月5日訊(記者 閆軍)備受市場關注的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出爐,報告回顧了過去一年國內經濟運行的總體情況,展望了未來的改革與發展方向,報告明確年度增長目標5%,今年如何干?一系列政策組合同時揭曉。

圍繞著穩增長、擴內需、提消費以及新質生產力的布局,政策預期如何,政策端發力與以往有何不同,又會帶來怎樣的投資啟示?再提中長期資金入市,有何政策期待?基金公司從五個方面給出全方位解讀。

看點一:財政政策以超常規力度托舉經濟底盤

在全球經濟復蘇動能分化、地緣政治博弈加劇的背景下,以5%的GDP增長目標為錨點,該如何實現?

多家受訪公募基金認為,通過中央加杠桿擴內需、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等政策組合拳,構建起“穩底盤、拓邊界、激活力”的高質量發展新范式。

富國基金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明確2025年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赤字率目標4%左右,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釋放出1.6萬億元的財政擴張空間,并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4.4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這是舉措以超常規力度托舉經濟底盤。

其中,4%左右的赤字率突破了我國財政史赤字率最高紀錄,興證全球基金認為,中央財政赤字率的提升有效地填補了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的缺口,配合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規劃,有利于加速內循環、提升經濟增長的內生動能。

“合計新增債務總規模11.86萬億,測算其廣義財政赤字率在8.4%左右,相比2024年6.6%,財政擴張力度加強,重點支出方向在防風險化債以及兩新兩重提振內需。”創金合信基金首席宏觀分析師甘靜蕓表示。

甘靜蕓進一步表示,從財政擴張力度和貨幣政策節奏看,不是大體量的強刺激,而是以化債、促消費、強科技、穩資產為重點的托底發力,又留有一定政策空間,以應對外部關稅和匯率沖擊,因此整體有利于經濟增長和風險偏好的修復。

鵬華基金研究部總量周期組組長張峻曉指出,財政延續了積極的基調,體量位于去年9月政治局后的預期偏下沿位置,有根據形勢變化動態調整的考慮,起草小組沈丹陽明確表態“宏觀經濟政策還留有后手”。 此外,報告還展現出對政策時效性的重視,比如,出臺實施政策要能早則早、寧早勿晚,與各種不確定性搶時間。同時,展現出對預期管理的重視,比如在發展中化債、在化債在中發展,動態調整債務高風險地區名單,支持打開新的投資空間等,兼顧隱性債務化解與新增投資穩定有助于形成地方政府平穩去杠桿。從經濟發展預期目標來看,GDP目標5%與城鎮就業目標都沒有變化,雖然CPI目標從“3%左右”下調為“2%左右”,但結合近年來CPI本身較低的背景,定為2%更為務實。

看點二:提振消費成為主攻方向

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基金公司不約而同提及消費的重要性。

甘靜蕓表示,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收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在第一位置。具體部署了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既有需求端政策“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安排3000億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又有供給端“擴大健康、養老、托幼、家政等多元服務供給”,以及新型消費場景完善。促消費依然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關注有政策提及的以舊換新、服務消費供給以及數字、綠色、智能等新型消費。

博時基金首席權益策略分析師陳顯順指出,此次財政擴張突破傳統基建投資路徑,大力提振消費,將消費作為主攻方向,展現出決策層對經濟規律的深刻把握。這種“財政資金引流+消費市場蓄能”的創新模式,既破解了傳統基建邊際效益遞減難題,又為新質生產力培育提供了市場牽引力。

在基金公司看來,擴大內需,絕非是對消費領域的簡單需求刺激,而是構建“消費升級-技術創新-產業躍遷”的飛輪效應。陳顯順以新能源汽車置換補貼為例表示,每萬元財政補貼或可帶動車企研發投入增加8000元,這正是新質生產力的孵化路徑。這種需求側創新驅動有望使數字經濟占比進一步提升,推動全要素生產率進一步抬升。

看點三:新質生產力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

在產業端,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是今年工作的第二大任務,也是中長期結構轉型的主線。甘靜蕓表示,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培育壯大新興和未來產業,提及商業航空、低空經濟、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其中具身智能和6G更是首次提及,結合國內AI等領域的突破發展,AI+行動是重要的產業主線。

富國基金表示,今年以來,DeepSeek的崛起打破了國外巨頭AI引領的敘事邏輯,疊加民企座談會的召開提振市場信心,共同推動了國產AI行情的深度演繹。在明確政策支持和產業趨勢向上的共振下,人工智能有望進一步賦能千行百業,積極與中國的制造業優勢、市場規模優勢充分結合,跑出中國的加速度。

中歐基金認為,這些新興產業的發展,將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推動我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這些措施將加速數字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提升我國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在摩根資產管理看來,2025年開始,又一輪產業政策布局與產業趨勢上行共振的周期正在啟動,“十五五”規劃有望為產業趨勢投資提供新線索。同時,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也體現了對民營經濟的重視。

看點四:再提中長期資金入市,頂層設計上引“源頭活水”

對于資本市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更大力度促進樓市股市健康發展”,并指明“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在機構看來,該表述有望推動資本市場行穩致遠。

華安基金表示,對于資本市場,一方面,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有望為資本市場注入“源頭活水”。近年來,政策加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年初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未來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長10%,商業保險資金每年新增保費的30%將投向A股,社保基金、養老金等長期資金權益投資比例也將穩步提升,建立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推動資本市場資金結構從“短錢快錢”向“長錢穩錢”轉變,推動增強市場韌性和價值投資導向。

另一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有望進一步發揮去年央行創新設立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及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工具作用,推動不斷豐富新的結構性金融工具,為資本市場平穩發展進一步構建制度保障。

富國基金進一步指出,資本市場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不僅需要強化產融協同,還要提升機構化水平。一方面,隨著我國新舊動能切換,資本市場需要優化上市公司結構,不僅要鞏固藍籌股的壓艙石作用,更要推動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領軍企業回歸A股,形成產業和資本的正循環。另一方面,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不僅能為市場帶來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而且能不斷優化A股投資者結構,改善資本市場生態,增強資本市場的穩定性。

華夏基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表述有助于穩步擴大中長期資金的投資規模,改善資本市場資金供給與結構,鞏固資本市場回升向好的良好局面。與此同時,資本市場的回升向好,也將有助于中長期資金提升長期投資回報,實現中長期資金保值增值、資本市場平穩健康運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投資者投資回報和體驗更好的良性循環和“共贏”。

此外,華夏基金表示,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壯大耐心資本。這是繼此前出臺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落實2024年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壯大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的又一頂層設計。這一系列的頂層設計,構建起了支持“長錢長投”的管理制度和政策環境,讓長期資金、耐心資本沉下心,為資本市場注入活水,有利于A股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銀華基金看到了市場的變化,其認為,隨著注冊制改革深化、中長期資金入市引導機制完善,推動市場從“融資市”向“投資市”躍遷。今年以來,中國股市逆勢上漲,外資增配中國資產趨勢強化、居民財富向權益市場遷徙,A股有望成為分享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紅利的核心陣地。

興證全球基金表示,中長期資金的入市不僅有利于擴大市場的投資規模、改善資金的供給和結構,同時也有助于提升中長期資金自身的投資回報水平,通過兩者間的良性互動不斷深化市場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理念,以耐心資本支持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增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看點五:產業趨勢清晰,中國資產重估過程才剛剛開始

兩會政策布局,針對市場關切問題,事事有回應。對擴大內需做增量,科技政策支持與產業趨勢共振。宏觀條件邊際平穩,有助于為市場整體提供平穩的定價環境。在需求預期穩定的情況下,基本面結構性改善正在形成共識。摩根資產管理認為,日漸清晰的產業趨勢是勝率更高和更重要的投資線索。

摩根資產管理認為,未來權益市場的投資機會依然豐富。中國資產重估的過程才剛剛開始,遠未結束。隨著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市場可能會迎來“戴維斯雙擊”的過程——即在估值提升的同時,企業盈利也逐步改善,從而有望推動市場進入一個較好的投資階段。

具體而言,摩根資管管理重點關注兩個方面:一是消費是這輪政策關注的重點,也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抓手,一系列補貼政策對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等行業在2025年的拉動或將較為明顯;二是AI(人工智能)產業的趨勢更為明確,投資從概念期進入導入期,AI賦能或能夠產生增量需求的方向。

陳顯順認為,市場或將迎結構性機遇浪潮。資本市場應重點關注三大新質生產力賽道:

甘靜蕓認為,對權益市場來說,A股主流指數整體偏樂觀,當前以風險偏好修復的結構性行情為主,預計隨著增量財政政策的發力,以及貨幣政策的相機決策,經濟復蘇的數據逐步確認,權益市場行情也將由風險偏好向盈利順周期擴散。

結構上關注政策重點提及的以舊換新、服務消費和新型消費的支撐,以及科技領域的AI+,預計科技主線是全年重點,但短期面臨交易層面的調整壓力。順周期資產的擴散需要等待經濟數據的進一步確認,短期紅利類資產已進入值得關注的配置窗口期,且在利率低位震蕩環境下,股息率溢價處于高位,具有長期配置價值。

財通基金表示,當前權益市場正處于情緒修復與信心增強的關鍵階段。科技主線清晰,產業發展路線明確,產業賦能或能夠產生增量需求,成為資本市場的重要投資方向。市場生態持續改善,資金面充裕,為權益市場的長期向好奠定了基礎。中國資產重估的過程才剛剛開始并且趨勢愈發明顯,隨著一系列政策的出臺落地,圍繞中國新舊動能轉換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值得重點關注和布局。

展望后市,景順長城基金認為,本次政府工作報告延續去年年底經濟工作會議基調,整體力度和節奏符合市場預期,但外部事件性因素可能對A股市場帶來短期擾動,隨著政策逐步發力見效,經濟基本面和企業盈利也有望逐步企穩改善;另一方面,DeepSeek的突破改變敘事,AI領域的創新仍不斷給市場帶來新的催化,當前市場風險溢價仍有下降,短期市場波動不改變中期A股市場整體趨勢。配置層面,兩會期間重點關注可能受益于政策預期以及中長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相關行業和主題,中長期來看,建議從基本面出發并結合良好的供需格局,關注景氣成長產業,如高端制造、科技硬件、韌性外需板塊;紅利板塊年初以來回調較多,與市場風險偏好回升有關,但考慮到整體股息率相比國債收益率仍有明顯吸引力,可逢低適當關注。

對債券市場來說,甘靜蕓認為,貨幣寬松節奏可能拉長,但寬貨幣的方向不變,短端仍有性價比,長端面臨積極的政策環境以及經濟修復的預期,下行空間有限,勝率和賠率都有所降低,建議保持謹慎。

興銀基金固收團隊也看好中短久期資產配置價值提升。其認為,貨幣政策依然定調較為積極,兩會后配合財政前置的概率較大,資金或逐步走出當前緊平衡局面。因此對于債市而言,利多因素在增加,短期內呈現牛陡行情可能性較高。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