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北京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將啟機器人跑馬有何難點?

北京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將啟機器人跑馬有何難點?

中國新聞網    2025-03-05
原標題:北京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將啟 機器人跑馬有何難點?

中新網北京3月4日電 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暨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將于4月13日鳴槍起跑。人形機器人跑馬拉松要突破的技術難點是什么?一場馬拉松比賽都考驗機器人的哪些能力?在4日舉行的發布會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劉維亮就上述問題進行解答。

考驗機器人穩定性、可靠性和續航能力

劉維亮介紹,馬拉松對機器人奔跑中的穩定性、可靠性和續航能力要求非常高。人形機器人要完成馬拉松比賽,需要突破本體架構和關節、高可靠性長距離奔跑算法、測試驗證等關鍵技術。

一是適用于長距離奔跑的一體化關節和本體。人形機器人的本體是實現一切運動性能、操作性能的基石,一體化關節作為人形機器人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部件,其性能直接決定了人形機器人整體性能的上限。為完成馬拉松比賽,需要高功率密度一體化關節及其散熱技術,優化關節運動范圍、優化仿生足底、突破電池快換技術,解決關節過熱和本體穩定性問題。

二是人形機器人核心算法開發與適配。人形機器人通常模仿人類的骨骼和關節,運動的協調性和靈活性要求很高,需要精確控制各個關節的運動。在馬拉松長距離奔跑中,需要突破高可靠性快速奔跑控制算法、高精度定位算法、動態避障導航算法,解決人形機器人高速奔跑穩定性和自主導航定位問題。

三是面向馬拉松場景的測試驗證。就像運動員參加馬拉松比賽需要長期訓練備戰一樣,人形機器人也需要進行多輪測試訓練,解決長時間、高強度奔跑中機器人的續航、可靠性、穩定性問題。此外,馬拉松比賽路況環境復雜多變,有轉彎、上坡、下坡等多種路況,對人形機器人的適應性要求也較高。

北京將打造百種應用場景示范

劉維亮表示,北京市將打造百種應用場景示范,推動機器人在特種危險作業、醫療、水務、教育等典型場景示范應用。

一是鼓勵國家電網開放安防巡檢場景,支持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與國家電網亦莊供電公司合作,完成安全巡檢、合閘、分閘等帶電作業任務。

二是與市衛健委、市醫管中心合作,鼓勵醫院開放手術治療、手術耗材運輸、藥房智慧化管理、門診問詢等多個場景,牽線機器人企業與安貞醫院開展測試驗證,提升醫療服務智能化水平。

三是與市水務局、市水利中心合作,鼓勵各水利相關單位開放智能巡檢、水面清潔、水下清淤、水質檢測等多個場景,組織機器人企業與市水利中心下屬單位開展應用示范活動。

四是與市教委、市數字教育中心合作,鼓勵中小學開放校園場景,組織機器人企業與學校進行供需對接,針對學校需求定向研發,支持機器人產品走進課間、走進課堂。(記者 徐婧)

(責編:王連香、李楠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