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中信證券新任CIO官宣,技術派于新利接棒,哪些新戰略方向待猜想?

中信證券新任CIO官宣,技術派于新利接棒,哪些新戰略方向待猜想?

財聯社記者林堅    2025-02-20

2月19日訊(記者 林堅)以DeepSeek為代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應用正在深刻地改變著證券行業的格局和服務模式,同時,也引起了對券商首席信息官這一職位的高度關注,包括職務變動以及個人戰略的風格。2月19日,中信證券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聘任于新利擔任公司首席信息官,方興不再擔任公司首席信息官。

中信證券第八屆董事會同意聘任于新利擔任公司首席信息官

于新利是中信證券第三任首席信息官。2019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信息技術管理辦法》規定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應指定一名熟悉證券、基金業務,具有信息技術相關專業背景、任職經歷、履職能力的高級管理人員為首席信息官,負責信息技術管理工作。

2017年9月時,中信證券增設首席信息官職務。

首席信息官對券商的公司治理與管理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證券行業正加速數字化轉型的當下。從監管表態以及政策要求,設立首席信息官的目的是加強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的信息技術管理,保障信息系統安全、合規運行,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記者梳理發現,2024年以來,部分券商首席信息官已有調整。比如國元證券原首席信息官周立軍因到齡退休,由金融科技部總經理張國威接任;上海證券原首席信息官褚衛忠正式加盟東方證券,擔任首席信息官一職;華西證券原副總經理、首席運營官、首席信息官祖強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不再擔任這些職務,由副總經理、合規總監邢懷柱暫代首席信息官職責,同時,華西證券市場化招聘首席信息官,目前招聘已經結束;華源證券財富管理委員會技術部門負責人吳中,接替吳曉明任公司首席信息官。

若聚焦2023年,也就包括紅塔證券黃蒼梧、財通證券CIO徐大干、國都證券CIO趙紅宇、華金證券CIO鮑磊、華林證券CIO王惠春等等面孔。

值得關注的是,也有首席信息官出任副總裁的情況出現,足見券商對數字化轉型的重視。還是東方證券,2024年12月23日,東方證券首席信息官盧大印出任副總裁(主持工作),從一線的信息技術中心職員干起,強調金融科技發展的重要性,也曾在東證期貨數字化轉型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效力中信證券26年,服務部門橫跨財富、研究等

卸任首席信息官的方興將繼續在中信證券履職。方興在任期內推動中信證券的數字化轉型,通過技術賦能和數據驅動,提升公司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運營效率和風險管理水平。他在多個場合強調了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并通過具體項目和措施推動公司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比如,推進中信證券數據治理工作,包括以產出為導向、以問題為路徑、以項目為抓手。同時,制定了源頭治理、過程管理、末端處理三個工作原則,確保數據治理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第三位首席信息官于新利同樣是中信證券的“老人”,與方興加盟中信證券的時間段相近,是1999年加入公司的,2025年是其在中信證券的第二十六個年頭。從履歷上來看,于新利的晉升路徑與宋群力、方興相似,曾擔任過公司的信息技術中心行政負責人。

于新利曾任金融產品開發小組系統開發項目經理、研究部系統開發崗、研究部B角、經紀業務發展與管理委員會(后更名為“財富管理委員會”,簡稱經發管委)運營管理部負責人、經發管委市場研究部負責人、研究部行政負責人。于新利現兼任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整體來看,于新利職業路徑貫穿技術研發與業務管理,是中信證券內部技術派骨干的代表。

更讓媒體熟悉的,是于新利對中信證券研究的貢獻。每年的中信證券的資本市場年會都是行業重頭戲,這其中的策劃與呈現,是非常龐雜的工作,領頭人尤為重要。而每年這類重磅會議,都有于新利跟媒體的深度交流。

證券業首席信息官正加速從“技術專家”向“戰略管理者”轉型。若從簡歷上來看,于新利也是一個時刻保持學習態度的高管。于新利于1996年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學學士學位,2011年獲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碩士學位,2017年獲清華大學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整體學位獲得的跨度有21年。

于新利的任命是否會帶來中信證券技術戰略的新增量,這值得觀望,結合當前行業的趨勢發展,強化自主研發能力,推動AI與業務場景融合,這或是一個繞不開的主線工作。當前,券商技術架構正向云原生、分布式轉型,大模型應用需解決數據安全、算力成本及倫理合規等問題。對于券商而言,首席信息官需在技術前瞻性與風險管控間找到平衡點。

方興曾在公開場合提到過,AI+金融不是簡單的技術累加,而是一種深度融合和創新的應用過程。我們需要以智能化的視角出發,以優化業務流程、提升客戶體驗、強化風險管理、增強價值創造為目標,去重塑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新業態、新模式,從而推動金融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新一輪數字化轉型對首席信息官提出更嚴要求

相比較銀行和保險行業,券商對首席信息官的職位更為重視,在政策的推動下,券商行業對于信息技術的投入明顯增強,各大券商相繼確定了首席信息官的人選。目前來看,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如DeepSeek)在投研、風控、客戶服務等領域的深度應用,券商技術架構的復雜性與重要性陡增。首席信息官的角色已從傳統的系統維護向戰略決策層躍遷,需統籌技術投入、創新與合規的平衡。

對于首席信息官這一高管序列角色,曾在2023年9月底在《哪些CIO今年走馬上任?解密券商77位CIO:高資歷、高學歷是標配,九成多券商啟動數字化轉型》一文中有過階段性的梳理。一年半過去,證券行業仍至少有77位首席信息官,整體變化并不多。但由于券商并購正在進行時,這一數量可能接下來會微減幾位,例如“國聯+民生”“國泰君安+海通”“西部+國融”“浙商+國都”等等。

根據《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信息技術管理辦法》,首席信息官的任職條件包括:從事信息技術相關工作10年以上,其中證券、基金行業信息技術相關工作年限不少于3年;或者在證券監管機構、證券基金業自律組織任職8年以上;最近3年未被金融監管機構實施行政處罰或采取重大行政監管措施。從任職要求來看,首席信息官傾向于資深的技術從業者。整體來看,首席信息官他們普遍屬于資深、高學歷人群。

監管高度重視券商對首席信息官的配置。2024年12月26日,廈門證監局披露了對長城國瑞證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其中處罰緣由就包括公司首席信息官長期空缺。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