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機構“高調”跑步進場,中小機構能否抓住DeepSeek“彎道超車”的發展機遇尚難定論
2月17日訊(編輯 李響)今年春節期間DeepSeek橫空出世,戳破了近年來AI大模型高門檻、大算力的“泡沫”,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DeepSeek自身的金融背景與實力,對于推動資管領域金融模型性能提升,加快資管產品應用側落地具有顛覆性意義。
業內人士認為,金融+AI大模型或將可能是最早、也最快誕生殺手級應用的領域,各大資管機構“高調”跑步進場,正全力結合自身需求加快部署AI生態應用落地,其中基金機構無疑是當下資管賽道上的“領跑者”。
金融機構紛紛“嘗鮮”接入DeepSeek
近期,DeepSeek已成為春節后討論度最熱的話題之一。無論是從剛開年一周就“高調”跑步接入DeepSeek的公募基金看,還是正在低調又急迫接洽的銀行資管機構而言,金融資管行業“求生欲”拉滿。
據不完全統計,春節假期后僅10天左右,就包括江蘇銀行、蘇商銀行、重慶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機構,新華保險等保險機構,中信建投、國泰君安等券商,以及匯添富、富國基金等公募基金公司在內的金融機構紛紛“嘗鮮”DeepSeek,探索相關應用場景。
如人保資產在官微公號上表示,近期已成功探索DeepSeek與應用系統深度集成,實現智能研報場景,又如中國信達近日正式完成DeepSeek開源大模型本地化部署,未來AI助手“信小達”在不良資產管理行業的落地應用打下了重要基礎。
更有部分資管機構搶跑身位領先,通過內嵌DeepSeek構建創新多模態應用體系,結合自身需求,已在實操中提升復雜業務場景下的方案解決能力,其中基金公司無疑是資管賽道上的“領跑者”。
如在個性化投顧方面,匯添富基金基于客戶行為數據生成千人千面投資建議,投顧服務效率提升50%,客戶留存率顯著提高;又如鵬揚基金引入DeepSeek升級合規審核系統,自動識別精度從85%提升至95%。
業內人士指出,相較于銀行系大型機構審批流程長及風控要求高等特征,基金機構廣泛的產品和用戶體系,以及更為靈活的審批制度,成為最早接入DeepSeek的資管機構,不過在DeepSeek推出之后,資管機構們的AI大模型選擇困難癥暫時得到了緩解。“對比近年來各大資管機構,尤其是銀行系機構對大模型的巨大投入下應用落地的不確定性,DeepSeek技術門檻降低帶來的結果已經顯現。”
DeepSeek在資管領域的應用加速落地,基金機構成“領跑者”
國泰君安分析師李博倫認為,DeepSeek在資管領域的應用加速落地,核心在于開源策略下低成本API與輕量化模型結合,降低技術門檻的同時提升了業務效率,并平衡了資管機構對創新與合規需求。
后續資管機構將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資源進行應用端的開發和精進,也讓中小資管機構看到了打破技術壁壘和“彎道超車”的可能,某城商行人士指出。
“一般而言,非開源模型高昂的授權費用或定制開發成本以及硬件算力的較高要求,導致中小機構難以承擔,同時‘黑箱’特性難以滿足金融行業對合規性的審查要求,而DeepSeek可以完美解決”,上述人士指出。
更重要的是,DeepSeek-R1的API定價將同類產品成本降低至5%以內,其蒸餾生成的輕量化模型性能適配各類邊緣設備算力,未來DeepSeek將加速AI技術從云端向終端滲透,李博倫表示。
“ 從資管機構來看,目前使用DeepSeek工具的銀行尚少”,某銀行人士看來,是因為許多銀行開發金融大模型較早,雖然采用了分層的松耦合架構,但接口適配調整、知識庫的再訓練都會影響模型遷移。但開源技術框架真正觸發了全行業的AI軍備競賽,隨著更多云計算平臺支持DeepSeek,會加速模型遷移。
在不少機構人士看來,盡管銀行系資管機構要像公募基金一樣迅速擁抱Deepseek或許有現實難度,但這對于未能在AI浪潮初期“上車”的中小資管機構而言,是個“彎道超車”的機遇。
不過中小機構能否抓住“彎道超車”的發展機遇尚難定論。據媒體報道,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主任曾剛表示,中小金融機構在使用這類技術時也面臨一些挑戰:一方面是數據質量與隱私問題,如中小機構的數據積累可能不足,數據質量參差不齊,同時還需應對數據隱私和合規風險;另一方面是技術依賴與競爭壓力。
“不過2025年成為金融AI大模型的應用爆發年已無懸念,金融+AI大模型或將可能是最早、也最快誕生殺手級應用的領域”,有資管人士指出,DeepSeek在金融服務優化、風險管控升級、運營效率提升以及業務模式創新等方面展現出了巨大潛力,將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推動金融業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