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賽博地主”?當AI平權碾壓算力霸權,云廠手握“硬通貨”
《科創板日報》2月16日訊 “服務器繁忙,請稍后重試。”近期,這句或許已成為DeepSeek用戶最常見到的系統提示。
由于DeepSeek開源模型可在公有云、私有云上部署,國內阿里云、百度智能云、華為云、騰訊云等多家云廠商都已接入DeepSeek。
有多家云計算廠商相關人士透露,DeepSeek爆火之后,不少云廠商都接到了大量用戶咨詢。“企業用戶會先在公有云上進行測試,與需求是否適配,再考慮私有云部署、一體機等形式。”
已接入DeepSeek的云廠商,也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流量飆升。例如優刻得相關負責人就表示,DeepSeek開源模型適配完成并上線后,云上訪問量和用量激增;除卻GPU云主機外,配套的其他產品也有相應的增長。還陸續受理到基于DeepSeek開源模型私有化部署的需求,比如一體機化、專有云化、全面國產化等場景。
另有報道稱,日前在百度智能云事業群組(ACG)全員會上,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百度智能云事業群總裁沈抖提到,大模型的調用實現了不錯的增長。無論是內部客戶還是外部客戶,每天的億次調用量都增長了20倍以上,付費占比達80%。GPU公有云增速較快,市場份額達到了前三。大模型私有化部署有比較旺盛的需求,收入提升30%。
這把DeepSeek燒起來的云計算“火”自然也已經燒到了二級市場,2月以來,青云科技漲超200%,優刻得漲超177%,港股萬國數據、金山云漲幅也超過七成,阿里巴巴也在本周達到2022年以來股價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有報道稱蘋果和阿里巴巴將合作為中國的iPhone用戶開發AI功能,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也在之后確認了這一消息。
拋開大模型技術不說,在這項合作背后,阿里巴巴的云計算和AI基建也是其獲得蘋果青睞的重要原因之一。雖然DeepSeek曾一度在蘋果的合作考慮范圍之內,但報道顯示,由于DeepSeek頻繁出現“服務器繁忙”,難以支撐蘋果這樣體量的客戶。
▌為什么是云?
雖然DeepSeek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拉平了大模型之間的差距,但底層依舊離不開對算力的依賴,能贏得“勝局”的決定權落回到算力層面。
民生證券指出,DeepSeek最受益方向是云產業鏈。云資源已經成為“硬通貨”云廠商手握算力資源,打開閾值上限。企業爭相部署DeepSeek模型的背景下,算力模型的平鋪最后,云廠商在具備充足的算力“彈藥”與廣泛的用戶覆蓋的天然優勢的前提下,有望迅速反哺。
分析師認為,云計算作為大模型的底層算力支撐,有望持續受益,技術進步帶來的AI算力平價化不僅僅利好傳統AI算力供應商大廠,也會擴展到非傳統大型云廠商。一方面,頭部云計算公司已陸續接DeepSeek,有望推動云服務商算力租賃及AI服務收入快速增長;另一方面,DeepSeek降本有望加速應用側繁榮,進一步推升云算力需求。
另外,近期美國“星際之門”計劃中,并未出現微軟等云廠商的身影。國信證券認為,這表明AI投入已經達到短期經濟體投入能力的上限(比較資本開支及盈利水平)。
目前,云廠商需要承受巨大AI前期投入與應用業績兌現的時間差,而Deepseek的技術路線使得云廠可以更加平衡AI的ROI、模型的成本效益和實用性。分析師認為,對國內云廠商而言,Deepseek將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上云,規模效應下進一步提升云業務利潤率。
▌帶來什么變化?
對于整個AI產業來說,DeepSeek的開源開啟了一個“產業格局變化”的新故事,對于云廠商而言,這同樣也是一個價值重估的新敘事。
過去傳統地主掌握著土地,如今AI時代,云廠商則搖身一變成為“賽博地主”,手握數據中心、算力等諸多資源,在AI世界劃分出新的疆域。
在DeepSeek走紅之前,由于硬件配置、軟件優化及應用場景支持方面的不同,各家云廠算力服務呈現出“各有所長”的特點。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公有云廠商擁抱DeepSeek模型,民生證券預計,這種“各有所長”會逐漸模糊,在云廠商這個層面而言,拋開模型的技術層面,其背后的算力則處于同一起跑線,從而轉為考量算力池的深變和用戶覆蓋的廣度。
分析師進一步指出,由于算力門檻降低,大多擁有閑時和冗余算力的云廠商(提供IaaS服務)及邊緣算力供應商手中的算力開始重新估價,算力資源市場有望迎來平價時代。而AI 應用結合算力資源的落地與否,既和大客戶數群的數字化企業相關,也和直接為其提供云服務的云服務廠商(提供PaaS、SaaS服務)息息相關,手握客戶場景和深入客戶業務流程的云服務廠商成為算力平權下的云商業模式閉環的重要抓手。
賽迪顧問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白潤軒預計,未來,云服務商會把更多算力下沉到邊緣節點,以支持低延遲的實時AI應用,比如自動駕駛、工業機器人;服務模式也會創新,從“算力租賃”轉向“AI能力即服務”,比如運營商可能會提供預訓練模型微調、行業知識庫集成這些增值服務。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