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極致分化,推動被動指數新基大漲25%,也還有主動權益基金按兵不動
2月13日訊(記者 周曉雅)2月以來,成長風格走俏,基金市場上,已有主動權益產品斬獲超過50%的凈值收益。
但對新基金而言,在結構性行情下的建倉難度并不小。記者梳理近三個月成立的新基金凈值變動了解到,截至2月12日,近三個月成立的214只新基金中,超九成已經出現了凈值波動。
其中,布局人工智能、半導體等科技成長賽道的產品,最多成立以來凈值回報已超過24%,多只被動指數基金的新產品的表現居前;而同期,大盤價值、紅利、公用事業等主題板塊的產品凈值則是暫時處于水面之下,成立以來最多虧超5%。
相比于被動權益基金,主動權益基金新產品的凈值銳度較弱,但也有產品成立以來凈值回報已超10%。
主動權益新基金最多賺12%
主動權益基金年內逆襲,部分產品更是跑贏被動指數基金。在新基金中,也有表現亮眼的主動權益基金。
截至2月12日,銀河科技成長和華富半導體產業,是年內凈值回報超10%新基金中的2只主動權益基金,凈值分別上漲12.19%、11.77%。
2只產品均為發起式基金,建倉步伐較快。華富半導體產業在11月22日成立,3個交易日后出現凈值波動,成立2周后即放開申購贖回。節后以來,隨著科技賽道表現亮眼,產品單日凈值漲幅一度超5%。
銀河科技成長則是在去年12月27日成立,目前仍在封閉期中。不過,產品成立的2個交易日后也開始出現凈值波動,春節前的最后一個交易周凈值上漲超6%。
整體來看,主動權益基金建倉節奏較為謹慎,51只新產品中,成立以來回報首尾差在17%左右。部分趕在節前成立的新基金,春節假期結束以來凈值波動仍較小。
比如,張仲維管理的景順長城精銳成長,在1月24日成立,1月27日出現凈值波動,不過,截至上周五,上周該基金的凈值僅增長0.33%。
李文賓管理的永贏銳見進取則是在1月23日成立,截至目前凈值僅變動0.14%。春節前最后一個交易周有13只主動權益基金成立,截至目前凈值變動均不超過1%。
14只新基金成立以來收益超10%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2日,近三個月新成立的基金中,科創板人工智能ETF的凈值回報領漲。
作為掛鉤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的首批產品,去年底以來市場相繼成立了4只科創板人工智能ETF。其中,成立時間最早的是博時科創板人工智能ETF,在去年12月底成立,成立以來回報已達到24.54%。
跟隨其后,銀華科創板人工智能ETF在今年1月6日成立,目前成立以來回報也達到22.28%。而成立時間更靠后,廣發基金和易方達基金旗下的科創板人工智能ETF,成立以來回報也超過13%。
機器人板塊也在今年表現亮眼,成立于去年11月的國投瑞銀中證機器人指數也得以快速修復凈值,目前成立以來回報14.87%,年內凈值收益則超過16%。
而圍繞著人工智能、機器人領域,中歐國證消費電子主題指數、華夏上證科創板200ETF、華夏中證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聯接等科技賽道的新基金成立以來凈值回報也已超過10%。
此外,港股市場年內走勢強勁,恒生科技指數一度步入技術性牛市。成立在今年1月中旬的中歐恒生科技指數也搭上了反彈行情的快車道,目前成立以來凈值回報11.45%。華夏中證港股通汽車產業主題ETF成立以來回報也超過12%。
掛鉤中證A500新基金表現分化
結構性行情下,部分新成立的基金,由于投資板塊并不在風口,產品凈值暫時在“水下”。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2日,有61只新基金成立以來凈值虧損,其中12只虧超2%。
2只掛鉤中證全指公用事業的指數基金在去年12月下旬成立,截至目前凈值虧損5%以上。掛鉤高股息策略指數的新基金也虧損較多。
而掛鉤中證A500的指數產品,則是因成立時間的不同,而表現分化。其中,在去年11月初成立的產品,成立之初即經歷較大的凈值回調,雖然1月中旬以來凈值有所修復,但多數目前仍虧損。
而在去年12月下旬成立的產品,前期相對凈值回撤幅度較小,甚至是在低點建倉,因此成立以來凈值回報為正。
比如,浦銀安盛中證A500ETF在去年12月30日成立,今年1月13日上市。上市公告書顯示,截至1月6日,該基金的股票倉位僅在10%左右,到了1月10日倉位才達到98.32%。該基金建倉期間,中證A500指數仍震蕩走弱,不過上市當日,也是目前為止該指數的年內低點。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