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巧合?停牌前9天北向資金急吼吼加倉175%慈星股份終止重組空手復牌|速讀公告
2月6日訊(記者 羅祎辰 齊莊)短短9個交易日,增持577萬股至907萬股,加倉幅度達175%,這是慈星股份(300307.SZ)昨晚公告中透露的重組停牌前北向資金的交易細節;同時,還有QFII席位摩根士丹利國際新進股東榜,截至停牌前持有近430萬股。與“外資”急吼吼掃貨相印證的,是慈星股份停牌前的大幅飆漲,而盤面異動在當時便引發了對內幕交易的質疑之聲。最終,慈星股份于昨晚“無奈”宣告:因“交易各方對本次交易的最終交易條件未能達成一致”,終止籌劃本次重組。
和慈星股份終止重組并復牌公告的“常規性”表述內容相比,其“關于停牌前十大股東及十大流通股股東持股情況的公告”顯然埋藏著更多關鍵細節,也為市場所質疑的疑似內幕交易提供了更多調查線索。
在這份截至今年1月14日,即停牌前一個交易日的股東榜中,最顯著的變化當數第六大流通股東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即北向資金席位的大舉加倉(注:慈星股份系純A股);以及新進的第九大流通股東QFII席位摩根士丹利國際(MORGAN STANLEY & CO.INTERNATIONAL PLC.)。
具體來看,Choice金融終端顯示,與此前披露的截至去年12月底的持股數相比,北向資金席位在1月2日至14日的短短9個交易日內,對慈星股份的持股量由約330萬股激增至907萬股,凈增577萬股,加倉幅度達175%。而此前,北向資金在該股的持股峰值出現于去年8月初,彼時一度曾接近740萬股。但這之后,北向資金整體呈減倉操作,其中去年四季度減持約79萬股。以歷史交易數據作為對照,北向資金對慈星股份在不到10個交易日增持超500萬股的情況,還是首次出現,其間接近兩倍的加倉幅度也屬罕見。
更反常的是,就在慈星股份籌劃重組停牌前夕的1月13日、14日,龍虎榜顯示,深股通席位(即北向資金)凈買入金額約4600萬元,以這兩個交易日均價9.06元/股計算,對應股數為507萬股,這幾乎占到上文所述凈增股數的九成。
由于北向資金持股數據自去年8月中起,即由按日披露改為按季披露,且不再穿透背后具體的經紀商席位,因此其對慈星股份脈沖式突擊掃貨的更多細節尚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已可明確,即北向資金是停牌前夕踩點買入的主力資金之一,映射到二級市場,則顯示為慈星股份兩天累計超35%的大幅上漲。
同時,QFII席位摩根士丹利國際也于1月14日新進上榜,持倉428.53萬股。去年底,記者便注意到,有多只重組股頻現QFII席位提前“壓哨”進場,高盛公司、摩根士丹利國際、摩根大通證券等均有現身,詳細報道見《重組魅影:公告前外資頻現“組團進場” 近期已有多家 巧合還是內幕?》。
至于一些散戶所言公司是沾到了“機器人概念”行情因而大漲,其實細看近一年的調研紀要及投資者問答,慈星股份在這一概念的成色幾何已經比較清晰了。例如,在最新一份公開的調研紀要(去年8月底)中,面對投資機構有關“公司產品未來的增長點”“公司未來戰略規劃”等問題時,慈星股份所談均為其針織設備主業,并明確表示“公司短期規劃將夯實主業,聚焦于智能針織設備行業”,未提及近期時髦的機器人產品類別。
其實,在慈星股份復牌前夕,昨日午間,記者已刊發報道《慈星股份“收容”武漢敏聲 對賭上市竟變自家接盤 停牌前飆漲疑內幕交易》,就本次交易的諸多細節、背景、疑點作了解析,其中提到對疑似內幕交易的質疑,以及并購標的武漢敏聲股東構成的復雜性。
至于導致慈星股份此番終止重組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尚待進一步的信息披露,特別是對前述“外資”異常交易背后的資金穿透調查。
此前,對于跨市場互聯互通資金的違法違規行為,監管一向采取嚴查嚴管態度。記者注意到,在2019年6月,上海一中院一審公開宣判了全國首例涉“港股通”(南向資金)證券犯罪案件,以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判處被告人桑某有期徒刑九年,罰金人民幣1200萬元;以內幕交易罪分別判處被告人陳某、王某有期徒刑九年,罰金人民幣2.4億元和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罰金人民幣172萬元。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