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臺商用人形機器人預計3月起進行部分量產
1月7日消息,日前,四川具身人形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四川首臺全自主產權的雙足式商用人形機器人原型機——“天行者1號”。
據四川日報今日報道,此次發布的機器人為原型機,該機器人身高 165 厘米,重約 50 千克,續航時長為一個半小時。下一步它還將接入電子皮膚等功能,讓其智能度和穩定度進一步提升,預計今年 3 月開始進行部分量產。
此前,在機器狗領域,四川具身與成都鼎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研發警用機器狗,已投入街頭使用。據公開資料顯示,華為通過旗下投資公司參股成都鼎橋。2024年5月,華為與成都高投集團等,一同收購了成都鼎橋100%股權。 四川具身是四川機器人大腦創新中心發起單位之一,技術實力雄厚。
此前,在機器狗領域,四川具身與成都鼎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研發警用機器狗,已投入街頭使用。
據公開資料顯示,華為通過旗下投資公司參股成都鼎橋。2024年5月,華為與成都高投集團等,一同收購了成都鼎橋100%股權。 四川具身是四川機器人大腦創新中心發起單位之一,技術實力雄厚。
四川具身人形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川有人形機器人全產業鏈的配套,未來將聚焦于分布式 VSLAM 與機器人全身感知技術的研發,進一步提升人形機器人對環境的感知與適應能力,爭取在全國樹立起“四川造”新坐標。
去年 4 月,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大會暨具身智能峰會發布的《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預測,2024 年我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 27.6 億元,2026 年將超百億元。
根據四川省科技廳和省發展改革委印發的《四川省人工智能產業鏈總體工作方案(2024—2027 年)》(簡稱《方案》),四川人形機器人產業的主要承載地為成都和綿陽。成都明確,力爭到 2026 年,成都市機器人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打造 100 款機器人新品、聚集 100 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打造 100 個標桿示范場景,全產業鏈規模突破 600 億元,建成全國人形機器人研發制造增長極和示范應用新高地。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