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三座大山”、迎來“創業2.0時代”?多家合資車企密集發布在華產品轉型戰略
1月14日訊(記者 徐昊)在燃油車時代盡享市場紅利的跨國車企在華合資品牌,正遭遇“斷崖式”的份額下滑。乘聯分會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主流合資品牌乘用車零售銷量629.89萬輛,同比下降15.7%,市場份額為27.5%,較2023年減少近7個百分點。
從以“市場換技術”為主導的合資1.0時代,到中國汽車產業全面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合資品牌如今走到了在華“創業2.0”時代的關鍵節點。
“合資企業現在面臨三座‘大山’。”在一汽-大眾(商務)副總經理吳迎凱看來,這三座“大山”分別是:市場空間被擠壓、轉型升級偏慢,以及商品推出速度和商品的競爭力還有提升空間。“這幾年對于合資企業來說,面臨的壓力非常大。我們要做的是如何化解這些難題。”
較一汽-大眾處境更為“嚴峻”的,是正面臨二年后合資合同到期后股東雙方是否續約的上汽通用。“目前雙方股東保持密切溝通,甚至每天都會。”盡管并未作出明確回應,但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表示,“雙方股東對上汽通用去年,特別是最近六個月的表現非常認可。”
“油電并行”成主要技術路線
合資品牌在中國車市的集體疲軟,原因之一在于電動化轉型過程中技術路線的躊躇。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合資品牌代表的大眾。當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憑借搭載增程技術的理想ONE一舉取得階段性的“勝利”時,大眾中國高層卻對這一技術路線表現出了不肖一顧的態度;而當越來越的自主品牌祭出插混技術,進而帶動整個新能源市場持續走強時,包括大眾在內的插混技術卻依然停留在技術導入的初期。
“從2025年開始,一汽-大眾要做“三好學生”,即不僅要做好燃油車,還要做好混動車和純電車。”吳迎凱的表態,代表了絕大多數合資品牌的心聲。
根據計劃,未來20個月一汽-大眾三大品牌將推出19款新車型,“油”“電”“混”多路線并存。其中,大眾品牌在2025年有三款全新或改款車型,八款年型車,做到“月月推新車”;2026年,大眾品牌則有10款全新車型或改款車型,其中有四款燃油車、三款混動車、三款純電車。
與一汽-大眾相仿,正處于合資續約關鍵節點的上汽通用,亦將“油電并行”技術路線作為產品策略的首選。按照規劃,上汽通用將專門為中國市場推出一套“全新一代超級融合整車架構”。2025年,上汽通用所有本土新能源車型均將基于這套全新的架構打造。
盧曉透露,上汽通用與寧德時代聯合推出的6C超快充磷酸鐵鋰電池將于今年在新升級的奧特能準900V平臺上投入使用,充電10分鐘可增加續航350km。基于前述整車架構和電池技術,2025年至2027年上汽通用將推出包括純電、插混和增程在內的12款全新新能源車型。
“油電并行”的還有沃爾沃汽車。據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于柯鑫透露,沃爾沃將在2025年將推出七款新車型,同樣涵蓋燃油車、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三大領域。其中包括,三款基于SPA1平臺的油電共生車型、一款基于SPA2平臺的純電車型、一款基于SEA平臺的純電車型和一款基于SMA平臺的插電混動SUV車型。
補齊“智能化短板”
與搖擺的動力總成技術路線相比,對合資品牌“傷害”更大的是智能化的缺失。
“作為傳統主機廠,合資品牌誠然有對安全和機械性能的執念,但面對不斷被特斯拉和新勢力‘教育’的年輕一代消費者,缺少智能化體驗成為合資品牌的另一大短板。”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
如何補齊“智能化短板”,成為合資品牌在華創業2.0時代的又一命題。
“2025年,我們將帶來全新純電長軸距CLA在內10余款全新及改款產品,并繼續推進全系產品的智能化升級。”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建軍明確提到了智能化領域的目標。
首款基于梅賽德斯-奔馳模塊化架構(MMA)平臺打造的量產車型——全新純電長軸距CLA將于2025年正式上市。該車將搭載全域800V高壓平臺、奔馳自研全新域控制架構MB.OS,以及“無圖”L2++全場景智能駕駛系統。
盡管奔馳官方并未披露智駕方案的合作方,但業界普遍認為其中方合作伙伴為MOMENTA。這一推測,也得到了奔馳中國及OMENTA方面的默認。
與本土供應鏈企業合作,成為包括奔馳在內的合資品牌的首選。根據規劃,2026年和2027年,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智能化功能將在一汽-大眾實現全面搭載,一汽-大眾也與立訊精密、美的威靈汽車部件等頭部智能化商品供應商達成了深度合作。未來,更高階的L2++級自動駕駛功能、4納米制程芯片、3.0AI座艙、AI大模型等功能將陸續“上車”。
1月13日地平線宣布,征程6系列已獲超20家車企及品牌的平臺化定點,自2025年起將助力超100款車型搭載中高階智駕功能上市,其中不乏包括一汽-大眾在內的主流合資品牌。據地平線創始人、CEO余凱透露,目前征程6旗艦版J6P已順利投片,計劃一季度內回片點亮。
“基于征程6的SuperDrive智駕系統的BOM成本不到一萬元,較市場其他供應商更具競爭力。”有業內人認為,與本土化供應商合作,不僅更貼近中國用戶的需求,且可顯著降低成本。
“2025年,我們的目標是從智能化的追趕者,躋身行業智能化第一梯隊。”盧曉透露,上汽通用“全新一代超級融合整車架構”預留了L3級自動駕駛能力,在未來行業政策法規明朗時,上汽通用有望成為率先量產L3級智駕產品的企業之一。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