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氣象預報大模型上線這項天氣預報今后將更精準

氣象預報大模型上線這項天氣預報今后將更精準

新火種    2025-01-09

12月26日,在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會堂舉行的2024西部科技創新生態發展大會上,重慶市氣象局正式發布了“天資·12h”人工智能氣象預報大模型(以下簡稱“大模型”)。

據重慶市氣象局介紹,“大模型”由重慶市氣象局與華為云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發,聚焦成渝地區致災降水精準預報的迫切需求,將重點解決未來12小時內成渝地域上空強降水的精準預報問題。

致災降水數值模式與人工智能融合預報關鍵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高郁東表示,數值天氣預報是核心技術,人工智能是現在最流行的技術,大模型把兩者融合起來,解決2~12小時天氣預報的難點,提升該時段預報的準確率,為預報員進行分析預報提供更多支撐。

據高郁東介紹,大模型在制作時專門融入了成渝地區的特點,“重慶本身是一個地形復雜的區域,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在制作大模型的時候,融入了重慶地面的溫度、降水、濕度、風場等要素和復雜地形的特征。大模型此前在成渝地域挑選了9次降雨個案進行測試,準確率平均提升了20%。”

“對于公眾來說,還是需要從氣象臺發布的天氣預報中來感知大模型的作用。之前我們進行了線上測試,正式發布后將用于天氣預報中,之后大家應該會發現今年和明年相比,預報準確率有明顯提高。”高郁東說。

大模型在計算效率方面有明顯優勢,傳統區域數值預報模式需用時1小時,大模型僅需10分鐘。在預報準確率方面,大模型降雨預報準確率較傳統預報最高提升36%。

目前,大模型已實現逐6小時預報成渝地區未來12小時地面降水、氣溫、風、相對濕度,時空分辨率達3小時、3公里;同時可預報高空13個氣壓層的位勢高度、比濕、溫度和風,時空分辨率達3小時、25公里。下一步,大模型將實現逐小時更新未來12小時成渝地區1公里、1小時分辨率的天氣預報,將廣泛應用于超大城市運行治理、低空經濟以及危巖地災預警等多個領域。

重慶市氣象臺臺長張焱表示,通過大模型來提升預報準確率是新的技術手段,“比如在低空經濟方面,通過大模型能夠有更好的預報,特別是對無人機的飛行提供了保障。另外就是在防災減災方面,重慶在夏天短時強降水比較多,6小時和2小時強降水的預警非常關鍵,大模型也能圍繞這一時段,提升對強降水的預測能力,為防災減災提供支撐。”

上游新聞記者 何艷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