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發布AI氣象預報大模型聚焦成渝致災降水精準預報
中新網重慶12月26日電 (梁欽卿)2024西部科技創新生態發展大會26日在重慶舉行。重慶市氣象局在會上正式發布天資·12h人工智能(AI)氣象預報大模型,聚焦成渝地區致災降水精準預報。
該大模型以華為盤古全球氣象大模型為基礎,融合成渝地區地面氣象實況和高精度地形數據,采用全球與區域大模型融合架構,加持三維地球特定變壓器(3DEST)模型、多源異構數據融合技術、強降水小樣本處理技術,為提升預報精準率提供了良好的底層支撐。
12月26日,重慶市氣象局發布天資·12h人工智能氣象預報大模型。雷鍵 攝
天資·12h人工智能氣象預報大模型已實現每6小時預報成渝地區未來12小時地面降水、氣溫、風、相對濕度,時空分辨率3小時、3公里;同時可預報高空13個氣壓層的位勢高度、比濕、溫度和風,時空分辨率3小時、25公里。
為什么預報的時段是未來12小時?致災降水數值模式與人工智能融合預報關鍵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高郁東介紹,該大模型的預報時效主要是未來2小時到12小時之間。目前2小時以內的時段主要靠氣象觀測數據分析,因為這一時段對于氣象災害來說已非常臨近,大部分天氣變化都能觀測得到。12小時以后的預報還是依靠傳統的數值天氣模式,現有AI大模型技術還需更多研究和迭代。
“本次發布的大模型,可以應用在超大城市治理、低空經濟以及危巖地災預警等領域。”重慶市氣象臺臺長張焱介紹,以低空經濟為例,氣象條件是影響低空飛行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低空飛行全程處于對流強、變化劇烈的大氣環境中,從起飛到降落都需要高度關注氣象條件,AI氣象預報大模型為無人機等低空飛行器的平穩運行提供了保障。
在預報準確率上,天資·12h人工智能氣象預報大模型前6小時降雨預報準確率較傳統預報最高提升36%。在計算效率上,傳統區域數值預報模式需用時1小時,大模型只需用時10分鐘。下一步,該大模型將實現每小時更新未來12小時成渝地區1公里、1小時分辨率的天氣預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