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特斯拉新動作

特斯拉新動作

上海證券報    2025-01-05

  特斯拉最新發布的2024年全球生產與交付報告顯示,2024年全年,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共計生產電動車約177.3萬輛,交付約178.9萬輛;儲能產品全年裝機量達31.4吉瓦時。

  特斯拉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特斯拉在全球增加了1.15萬余個超級充電樁,同比增幅達19%。全球超級充電樁總數已達6.7萬余個,并將于2025年進一步擴大規模。

中國市場收獲增長

  2023年,特斯拉交付量為180.86萬輛,相比之下,2024年交付量同比下降1.07%。

  不過,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卻收獲了增長。根據乘聯會數據,特斯拉在2024年12月國內銷量達8.3萬臺,環比增長12.8%;全年銷量超65.7萬臺,同比增長8.8%,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生產方面,2024年10月11日,上海超級工廠第300萬輛整車正式下線。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每30多秒就有一輛整車下線,其中三分之一的“中國智造”特斯拉出口至亞太及歐洲市場。

  特斯拉表示,在成本定價原則下,中國消費者可以享受Model 3、Model Y的全球最低價格。據悉,2025年特斯拉中國上線了兩項限時福利:1月31日前訂購Model 3/Y最高可享5年0息金融方案;現在購買Model Y現車,可享受尾款立減10000元的優惠。疊加各地的補貼和置換政策,現在下單可以省下4萬元—6萬元,兩款車都迎來了“史低價”。

  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此前發文確認,2024年公司對供應鏈公司的付款周期較去年進一步縮短,現在只需要90天左右。她還透露,上海超級工廠95%以上的零部件都來自中國本土供應商。

特斯拉轉向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特斯拉在2024年進一步轉向,成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據統計,2024年特斯拉投入約100億美元(約合730億元)用于推進人工智能。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特斯拉的人工智能訓練計算能力提高了75%以上。

  超高算力支撐背后是特斯拉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據悉,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算法和強大的算力,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將來可以讓特斯拉不依賴高精地圖,就可以在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行駛。同時,特斯拉還擁有領先的訓練數據。截至2024年9月,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監管版)累計行駛里程超過32億公里,其中50%來自V12.5之后的版本。近日特斯拉發布了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V13.2版本。

  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特斯拉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已累計行駛里程超16億英里(約25.74億公里),隨著特斯拉保有量和行駛里程的不斷提升,這一訓練數據還將加速增長。

  特斯拉投資者關系負責人Travis Axelrod表示,2025年特斯拉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將迎來重大技術進展。

  特斯拉CEO馬斯克稱,目前全球有超700萬臺特斯拉在道路上行駛,不斷在實踐中精進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這些車將來都可以加入無人駕駛電動車的隊伍。

人形機器人、儲能等多點布局

  除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特斯拉在人形機器人、儲能等新賽道也屢屢“破圈”。

  在人形機器人方面,特斯拉預計將于2025年開始限量生產人形機器人,將有超過1000個Optimus在特斯拉工廠幫助人類完成生產任務。

  馬斯克預計,將來,人形機器人將成為工業主力,數量有望超越人類,預計達到100億臺至200億臺。特斯拉目標年產10億臺,占據市場10%以上份額。其成本控制在1萬美元左右,售價預計2萬美元,這將為特斯拉帶來25萬億美元至30萬億美元的市場。

  據介紹,特斯拉的目標是讓機器人的成本大幅降低,這需要在制造上不斷進行創新,確保質量和效率的同時,大幅降低成本。創造原型機相對容易,但量產才是挑戰。

  特斯拉稱,公司為電動車開發的一切,比如電池、電力電子系統、先進的電驅系統、軟件系統、人工智能計算機,都適用于人形機器人。

  儲能方面,“特斯拉速度”也不斷刷新:2024年12月27日,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從5月開工到竣工僅耗時7個月。據悉,工廠已開始試生產,預計明年初正式量產。規劃年產1萬臺商用儲能電池Megapack,儲能規模近40GWh。

  據悉,特斯拉計劃在2025年,在中國大陸地區開始部署V4超級充電樁。日前,特斯拉V4超級充電樁已經在北美、亞太、歐洲等地區啟動了部署工作。V4超充樁搭載了特斯拉最先進的充電技術,全面提升特斯拉車主超充體驗,同時V4超充樁全面支持更多第三方車輛充電,包括現有市售車型和更多新發布車型。

  特斯拉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特斯拉在全球增加了1.15萬余個超級充電樁,同比增幅達19%。全球超級充電樁總數已達6.7萬余個,并將于2025年進一步擴大規模。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