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發布!中科院入選學者最多,浙大超過北大
作者|Ailleurs編輯|陳彩嫻4月14日,愛思唯爾(Elsevier)發布了2021年“中國高被引學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來自523所高校、企業和科研機構的4701名中國學者上榜。據AI科技評論統計,上榜學者數量位居榜首的是中國科學院(45
作者|Ailleurs編輯|陳彩嫻4月14日,愛思唯爾(Elsevier)發布了2021年“中國高被引學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來自523所高校、企業和科研機構的4701名中國學者上榜。據AI科技評論統計,上榜學者數量位居榜首的是中國科學院(45
16日訊,據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消息,該所李國齊、徐波研究團隊聯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借鑒大腦神經元復雜動力學特性,提出了“基于內生復雜性”的類腦神經元模型構建方法,改善了傳統模型通過向外拓展規模帶來的計算資源消耗問題,為有效利用神經科學發展人工智能提供了示例。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自然?計算科學》
全球最重要的電競賽事之一 DreamHack 剛剛落幕,來自世界各地的星際爭霸 II 頂尖選手們展開了激烈的較量。在這場緊張精彩的賽事中,人族選手 CLEM 憑借出色的戰術和操作,擊敗了世界冠軍 Dark,贏得了其生涯首個線下大賽冠軍。
3月26日,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曾毅表示并不喜歡養老機器人,因為現在AI能分析情感但不能真正理解。
編輯 | 蘿卜皮3D 形狀重建對于微創和自動機器人引導手術的導航至關重要,這些手術的操作環境是間接和狹窄的。學界并且已經有一些研究專注于通過可用的有限 2D 信息重建手術器官的 3D 形狀,但已有的方法未考慮術中突發事件(如出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SIAT)王書強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提出
編輯丨ScienceAI無監督聚類算法在劃分 Nano-ARPES(ARPES:角分辨光電子能譜)空間映射數據集方面表現出強大的能力。然而,在區分細微的能帶差異方面則表現欠佳。
中科院對“找Bug”下手了,一口氣總結了N種方案!法寶就是大模型。大模型由于其卓越的自然語言理解、推理等能力,已經被應用于各種場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類似的,軟件測試領域也受益于其強大的能力,能夠幫助生成逼真且多樣化測試輸入,模擬各種異常,加速缺陷的發現,提升測試效率,進行潛在提高軟件質量。
3月26日,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聯合國人工智能高層顧問機構專家曾毅在被問及AI炒股和AI診斷時表示,永遠不該用AI代替決策。
作者 | 西西、王曄編輯丨陳彩嫻近日,人工智能國際頂會 AAAI 2022 正在召開,大會論文獎也陸續公布。AI科技評論獲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的興軍亮教授團隊獲得 AAAI 2022 的卓越論文獎(Distinguished Paper)!AAAI 的英文全稱是“Association for t
編輯 | 蘿卜皮準確預測蛋白質-配體相互作用對于理解細胞過程至關重要,目前仍面臨著諸多挑戰。中國科學院、浙江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 SurfDock,這是一種深度學習方法,通過將蛋白質序列、三維結構圖和表面級特征整合到等變架構中來解決這一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