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委員

委員

  • 郭坤宇委員建議:在教育欠發達地區,建設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示范校

    2024年,教育部發布4項行動助推人工智能賦能教育。202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中,明確提出要“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促進人工智能助力教育變革”。“AI for Education”已漸成趨勢。過去一年,復旦大學推出“AI大課”,計劃2024

  • 委員談“教育+AI”: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

    中新社北京3月8日電 題:委員談“教育+AI”: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中新社記者 徐雪瑩 崔白露上海市閔行區田園外語實驗小學最近迎來一件長須鯨骨骼標本,還有一位特殊“講解員”——名為“鯨彩世界”的AI互動裝置負責答疑解惑。裝置模擬的是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的語音。隨著AI熱潮引發全球關注,A

  • AI“李鬼”迭出,代表委員建言人工智能治理

    中新社北京3月4日電 題:AI“李鬼”迭出,代表委員建言人工智能治理中新社記者 常濤在履職過程中,全國人大代表、美的集團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鐘錚注意到一種現象:網絡上有大量AI(人工智能)生成的視頻內容,有的模仿明星或專家的形象和聲音,有的虛構人設、推銷產品,誤導消費者購買不必要的商品,造成財產損失,

  • “人工智能+醫療”怎么加?代表委員建言

    中新網北京3月10日電(趙方園 王慶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如今,AI醫療作為一個重要探索方向,正在從輔助診斷、疾病管理向更深入的領域延伸。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就“AI+醫療”應用潛力、應用規范等建言獻策。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認為,以Dee

  • 陳曉紅委員:加快人工智能體標準體系建設

    中新網北京3月6日電(向一鵬)人工智能體(AI Agent)憑借自主決策、多模態交互等獨特能力,深刻改變創新生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陳曉紅近日表示,亟需加快構建統一、前瞻性的技術標準體系和治理框架,為激發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實保障,提升中國在人工智能體治理中的國際話語權。

  • 舒勇委員:引導人工智能興文惠民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這是與各個領域緊密相關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各界人士從不同方面合力推動。”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開明畫院副院長、湖南省美協副主席舒勇表示,看待人工智能對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影響,既要有面向未來的眼光,也要有理解與應用的能力。舒勇委員認為,人工智能不僅是

  • 對話全國政協委員周鴻祎:AI不會淘汰人,用AI的人會淘汰不用AI的人

    開直播做個人IP、出演AI編劇的短劇、拉一群大模型放一個群里吵架,無論是短視頻賽道還是大模型AI領域,周鴻祎都是最有話題的企業家之一。他認為,企業家只做分內事不與大眾互動的觀念很落后;任何時代新人超越老人是趨勢,但自己心態還是年輕人;未來,用AI的人會淘汰不用AI的人;“AI幻覺”是與生俱來的特點,

  • 李景虹委員:加快制定人工智能促進法,營造更好創新發展環境

    春節以后,人工智能成為熱門話題。隨著人工智能加速滲透千行百業,怎樣進一步促進人工智能發展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今年全國“兩會”,不少代表委員也圍繞人工智能的發展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景虹表示,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頒發給了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家,引起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