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的企業分化:高盛指出金融保險加速擁抱,制造業遲疑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工智能(AI)作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產業升級的關鍵力量,其在企業界的應用情況一直備受關注。然而,根據全球知名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盡管AI技術飛速發展,目前僅有6.1%的美國企業將其應用于商品或服務的生產中,這一比例較第三季度的5.9%略有上升,但仍顯示出企業在AI采納上的保守態度。
高盛的研究指出,不同行業對于AI的接納程度存在顯著差異。其中,金融和保險公司成為了AI技術應用的急行軍,其采納率增幅位居各行業之首。這一趨勢反映出金融科技(FinTech)和保險科技(InsurTech)領域的快速發展,以及這些行業對于提升效率、優化風險管理等方面的迫切需求。相比之下,信息、教育和制造業公司則顯得較為謹慎,其AI采納率不升反降,這可能與這些行業對數據安全、技術適配性及投資回報率的考量更為嚴格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規模成為影響企業AI采納的重要因素。高盛的調查顯示,擁有超過250名員工的大公司在AI應用上表現突出,采納率高達10%,且預計未來六個月內,這一群體的采納率將實現最大幅度的增長。這表明,大型企業憑借其資源優勢和規模效應,在探索和實踐AI技術方面更為積極,也更容易看到AI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
然而,對于廣大中小企業而言,雖然云計算的普及在過去一年中顯著加速,翻了一番,但它們在AI領域的步伐卻顯得遲疑。高盛分析認為,中小企業對于網絡安全的擔憂以及難以明確AI應用的盈利場景是制約其采納的主要因素。這些企業需要更多的成功案例、技術支持和政策引導來降低門檻,增強信心。
盡管整體采納率不高,但高盛強調,在已應用AI的領域內,其對勞動生產率的提升效果顯著。引用學術研究數據,AI技術平均可提升工作效率23%,而企業內部的實踐反饋則顯示,這一提升幅度甚至可能達到30%。這意味著,對于那些成功融入AI技術的企業而言,其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將得到顯著提升。
展望未來,高盛對AI相關的投資前景持樂觀態度,特別是半導體行業。隨著AI技術的廣泛應用,對高性能計算芯片和專用AI處理器的需求激增,半導體公司被視為這一趨勢的最大受益者。股票分析師預測,到2025年底,半導體公司的收入將比目前水平增長37%,這一增長幅度遠超其他行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底OpenAI的ChatGPT橫空出世以來,市場對AI硬件的需求預期被進一步推高。高盛指出,分析師已將2025年底半導體行業的收入預測上調了1870億美元,相當于美國GDP的0.7%。其中,直接服務于AI硬件需求的收入預測更是上調了1390億美元,占比達到0.5%。這一數據不僅體現了AI技術對硬件產業的直接拉動作用,也預示著AI經濟時代的到來將帶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
綜上所述,盡管當前美國企業對AI的采納率仍處于較低水平,但高盛的研究揭示出了一幅充滿希望的圖景:大型企業正引領AI應用的浪潮,中小企業雖面臨挑戰卻也孕育著無限可能;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市場的拓展,AI對提升生產效率、推動產業升級的潛力將進一步釋放。在這個過程中,半導體行業作為AI技術發展的基石,其角色將更加關鍵,投資機遇也將更加顯著。對于所有參與者而言,把握AI時代的脈搏,不僅關乎企業的未來競爭力,更是參與塑造全球經濟新格局的關鍵一步。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青楓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