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應用 > 智慧醫療時代,方信力圖走通醫療AI產品變現新路徑

智慧醫療時代,方信力圖走通醫療AI產品變現新路徑

新火種    2024-12-03

在現代醫學中,病理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它能夠明確疾病性質、提供精準診斷依據、揭示疾病發生機制。但病理診斷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病理醫生數量嚴重不足、醫生培養周期長、主觀性強以及罕見病和疑難病例診斷難度大等問題。

數智病理的發展為解決這些問題帶來了新的方案,病理AI通過對大量病理圖像數據的學習和分析,能夠輔助病理醫生進行疾病診斷,從而形成巨大的應用潛力:

腫瘤檢測與分級:能快速且精準地檢測出腫瘤細胞,并依據細胞形態、組織結構等特征對腫瘤進行分級,以此判斷腫瘤惡性程度;

腫瘤分期與預后預測:結合臨床數據,可對腫瘤進行分期,預測腫瘤的轉移風險以及患者預后情況,方便醫生選擇適宜的治療手段;

減少診斷失誤:能夠檢測到病理醫生可能遺漏的細微病變,降低誤診和漏診的發生率;

助力提高醫生工作效率:可自動篩選需重點關注的病例,對常規病例做初步診斷,充當人類助手減輕病理醫生工作量,讓醫生將更多時間和精力用于疑難病例的分析與診斷,進而提升整體工作效率。

為深入了解病理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情況,創業邦記者近日采訪了廣州方信醫療技術有限公司。方信是國內病理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產品研發的領先企業,其數智化產品已進入國內數百家醫院,正力圖借助快速發展的數智病理建設跑通醫療AI產品變現的新路徑。

對于病理AI企業來說,科室及區域病理中心數智化建設最核心的產品是泛病種AI輔助診斷系統和滿足應用場景的病理數字化信息平臺。

方信是病理領域內率先推出泛病種AI輔助診斷系統的企業,其組織學AI產品可以讓病例自動匹配AI模型,給出診斷建議并完成診斷報告的編輯,以提升醫生診斷工作的效率。

方信泛病種AI輔助診斷系統基于CLIP視覺-語言大模型主動式混合監督學習技術,依托病理信息化&數字化管理平臺,構建了多病種組織病理診斷大模型。已實現乳腺、胃、腸、甲狀腺、肺和子宮等多個病種的病理AI集成。

方信的AI產品已經在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院、湖北省麻城市人民醫院、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等多家醫院開展臨床應用,總體分類診斷性能可以達到敏感度90%、特異度85%以上。

在醫療AI發展的初級階段,企業往往專注于特定技術領域的突破,可能是一個更精準的算法,也可能是面對某種疾病更有效的診斷性能。

單就病理來說,單病種AI的研發百花競放,但單獨的技術優勢和單一的病種模型對于病理科這種面向人體幾乎所有器官和組織的科室來說,其科研意義大于實際應用意義,因此單獨的技術優勢和彼此獨立的病種模型一直無法支撐起病理AI企業的持續發展。

2023年以來,隨著醫療行業對AI應用的逐步摸索,醫療AI產品已經從最初的技術創新轉向應用場景的可用性和實用性探索。隨著開源和底層技術的不斷拉齊,AI產品的技術壁壘在逐步消解,相比于模型的準確率提升,讓產品更契合實際應用場景、更匹配用戶使用習慣的意義將更為重要。

正是基于對應用場景創新的認知,方信率先在病理領域開展泛病種AI的研發,與之同步推進的是對AI應用場景數字化平臺的研究。

2023年上海交大瑞金醫院牽頭發布的《數字化智慧病理科建設白皮書》指出了病理科“全模塊、全片量、全流程、全生態”數字化智慧化建設的方向,代表數智病理的終端用戶將“數智化如何與日常業務完整契合”、“AI如何適配病理醫師的工作習慣”等問題正式提交給了病理AI企業,同時也開啟了病理AI企業從研發各病種AI模型到創新AI應用場景的新征程。

在病理AI企業關于應用場景數字化的競爭中,方信醫療智慧化、數字化、信息化多線并存立體布局的產品方陣使其擁有了整體優勢。

應用場景數字化模塊讓病理診斷從鏡下閱片全面轉向數字閱片,病理AI集成運行模塊可智能調用泛病種AI輔助診斷系統開展針對性自動化診斷,全流程管理系統則能優化病理質控水平并實現業務過程數字化。

對于病理AI產品的應用前景,方信創始人王建國對創業邦表達了以下觀點:

1、人與AI的合作是數智病理發展的確定方向

人類醫生在臨床經驗與判斷方面、在人文關懷與溝通方面的優勢與病理AI在數據分析處理能力以及精力體力情緒穩定性方面的優勢能夠形成良好的互補。在診斷過程中,AI可以首先對疾病進行初步分析,給出可能的診斷結果并編輯好診斷報告內容,為醫生提供參考,從而實現人與AI的合作。

2、數智化是整體賦能而不是個體超越

AI在當下被各行各業寄予厚望,甚至形成了AI無所不能的幻相,其實AI也有它的能力邊界,我們無法期望從未被訓練或者在學習資料不足的領域AI能衍生出優異的性能。

例如面對罕見病,由于其“罕見”性決定了數據資料不充分,在這個領域AI的能力當然是有限的;疑難病例也是如此,疑難往往是因為疾病判斷的邊界相對模糊,所以無法形成確定的數據來訓練AI。

人們判斷病理專家水平高下的指標,往往是其對于疑難病例和罕見病的診斷能力,而不在意這個“專家”是人類還是AI,但AI的能力形成路徑則決定了它不能在疑難病例和罕見病診斷方面超越真正的人類專家。

因此,對于病理科來說,AI的真正作用不在于“個體超越”而在于對團隊的整體賦能。在病理醫生緊缺的行業背景下,讓AI充當“初中級醫生”角色,以人與AI的合作來提升科室工作效率,減少醫生重復性勞動,緩解病理醫生短缺的主要矛盾,讓病理醫生有更多精力專注于疑難病例的診斷,從而真正滿足患者精準診斷的需求。

AI是病理醫生的助手,可以協助醫生提高效率;AI替代不了優秀的病理醫生,人類在罕見疾病與前沿領域的努力仍然價值無量;病理數智化建設的前景在于以效率提升讓優質醫療服務在廣闊的時空維度上更加公平可及。

在分級診療持續推動,數智病理建設飛速發展的當下,病理AI企業若能借助數智病理整體解決方案跑通醫療AI產品的變現途徑,則將獲得巨大的發展機遇。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