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為與可為:探索人工智能時代媒體創新路徑
11月26日,以 “有為與可為:人工智能時代的新聞媒體” 為主題的媒體 AIGC 應用研討會在上海舉行。此次活動由《新聞記者》雜志攜手 Soul App 聯合舉辦,來自業界學界的專家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時代新聞媒體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 AIGC 技術在新聞領域的應用與發展前景。
“人工智能與媒體變革”是不久前舉辦的第六屆世界媒體峰會所聚焦的主題。在這次峰會上發布的《人工智能時代新聞媒體的責任與使命》報告顯示,全球41%的媒體正在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技術應用,鼓勵和支持部分新聞業務板塊試用AI技術。正如新華社社長傅華所說,人工智能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算法推薦、語音交互、圖像生成等技術不斷運用在新聞采集、生產、分發、接收、反饋各環節,將大大促進傳媒業新舊發展動能轉換。
澎湃新聞副總編輯黃楊,澎湃新聞編委高劍平,財聯社總編輯楊大泉,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第一財經電視總監汪鈞,每日經濟新聞副總編輯劉林鵬,緯景儲能CMO、阿基米德傳媒和蜻蜓FM創始人王海濱等分享了各自近年來將AIGC技術應用于新聞采集、生產、分發等環節所進行的探索、取得的成果。
盡管遇到了各種挑戰,來自媒體的代表們普遍認為,AIGC 技術在新聞采集、內容創作、可視化創意、編輯審核、分發傳播以及用戶互動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通過 AIGC 技術,媒體能夠更高效地處理海量信息,提升新聞生產的速度和質量,同時實現更精準的內容推薦和用戶服務,這些都為新聞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Soul App CTO 陶明、產品負責人車斌等出席研討會并分享了Soul在AIGC應用方面的創新實踐和探索。陶明說,AIGC技術以其強大的創新力和應用潛力,為媒體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Soul這樣的社交平臺帶來新的機遇。近年Soul持續推進“AIGC+社交”的布局,基于自研多模態端到端大模型能力,在社交體驗提升、AI社交、AI游戲、AI陪伴等多個維度探索 AI技術應用落地功能/場景,為年輕人創造更智能、更有趣、更沉浸的社交場域。
《新聞記者》雜志主編劉鵬、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周葆華、上海社科院新聞研究所副研究員方師師等從技術視角和受眾視角分析了AIGC技術的應用對新聞媒體和社交平臺所帶來的影響。他們指出,AIGC 為媒體帶來變革的同時,也在內容真實性、版權歸屬以及倫理道德等方面帶來全新的挑戰。在媒體與 AIGC 的關系上,學者們強調,媒體應積極主動地應對技術變革,將 AIGC 作為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工具,同時要堅守新聞專業主義原則,確保技術服務于新聞價值的傳遞。
媒體從業者與學者們就 AIGC 技術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展開了熱烈討論,分享了各自的經驗和見解,而Soul App則站在年輕人聚集的互聯網企業和社交平臺的維度,為AIGC的創新應用提供了不同的視野。這種跨領域的交流互動,不僅加深了彼此之間的了解,也為進一步推動媒體與 AIGC 技術的融合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