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頂級機構警告:金融業同仁注意了AI時代咱們是“高危人群”
財聯社6月20日訊(編輯 史正丞)大概從ChatGPT走紅開始,有關“AI取代人類工作”的研究一直層出不窮,美國花旗集團也在本周三發布的金融業AI(AI in Finance)報告中,給出了他們對這一問題的見解。
從報告的結論來看,金融業會是受AI自動化影響最大的板塊,但技術轉型對金融業崗位總數未必會產生負面影響——只不過就業的崗位可能會發生改變。
你的崗位有很高的自動化潛力
作為這份報告最引人注目的結論,花旗援引世界經濟論壇、埃森哲的多項數據和研究稱,人工智能對金融業就業崗位的顛覆程度,將會顯著高于其他行業。銀行、保險和資本市場(行業)中,分別有54%、48%和40%的就業崗位存在“非常高的自動化潛力”。

(來源:花旗)
換句話說,就是這些工作可能會被某個程序員敲出來的代碼代替。
與此同時,傳媒、零售、公共服務行業的“失業潛力”大概在3成左右,接近整個就業市場的平均水平。而在表格的另一頭,自然資源、化工、計算機商品&服務行業的崗位則相對不太容易受到AI沖擊。
報告援引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上個月在蘇黎世大學發表的講話稱,人工智能正“像海嘯一樣”沖擊全球就業市場,我們幾乎沒有時間讓人們和企業為此做好準備。
崗位替代≠失業
當然,類似的事情在人類攀登生產力科技樹的歷史中并不罕見。花旗表示,在過去的技術轉型時期,許多傳統工作崗位會被新興工作淘汰,許多公司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人工智能也有可能重復這樣的循環,甚至加速這一過程。
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制造業吸納了30%的就業,這個比例在2020年降至8%。但與此同時,金融業打工人的比例則從4.1%升至5.8%,足足提升了40%。在過去20年里,美國勞動部門官方統計里增速最快的崗位,除了美甲師、人力資源經理、策展人外,合規相關的崗位也翻了3倍。
花旗表示,即便人工智能在整個行業里取代了一些角色,這項技術可能并不會導致就業總人數的減少。金融公司可能需要雇傭大量的人工智能經理、人工智能合規官員,來確保他們對技術的使用符合法規。在由人工智能推動發展的工作環境中,每位員工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時都不可避免地會承擔管理“AI代理”的職責。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生產力的進步與裁員并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舉例而言,美國銀行業在1960年代引入了ATM機,但人類柜員的數量在之后的40年里大致處于快速增長的狀態,背后的原因是整個美國經濟和金融行業保持快速增長。
類似的案例還有電子表格對簿記、會計行業的影響。這些新工具不但沒有造成就業崗位的下降,反倒使得從業人員能夠聚焦在分析、預測和策略方面的增值服務。這些電子工具也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創造出了一系列金融管理經理的崗位。

(ATM機、電子表格案例研究,來源:花旗)
盈利能力重大利好
雖然對金融業打工人而言,生產力騰飛的時代充滿著不確定性,但對金融機構來說,新技術將會是提高盈利能力的強力催化劑。
花旗集團的首席技術官大衛·格里菲斯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潛力徹底改變銀行業并提高盈利能力”。
報告指出,根據近期的客戶調查,在AI技術的影響下,全球銀行業2028年的利潤總額,有望從線性增長的預測值1.8萬億美元,提升至接近2萬億美元,里面有接近1700億美元的增量。

(來源:花旗)
眼下一些頂級大行已經“初嘗”AI的滋味。花旗集團曾表示已經為4萬名編程人員配備了不同的AI。同時,這家銀行也已經開始用AI來快速瀏覽監管提案。
與此同時,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則是華爾街最賣力招募人工智能專家的銀行,CEO戴蒙曾表示技術能夠讓每周的工作時間縮短至3.5天。德意志銀行正在使用AI檢視財富管理客戶的投資組合,而荷蘭國際集團則在用AI識別潛在的不良貸款。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