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應用 > 金融與AI共繪數字化新圖景

金融與AI共繪數字化新圖景

新火種    2024-11-30

18臺人形機器人組成的“十八金剛”翩翩起舞,特鋼生產高爐的“黑箱透明化”在智能燈塔工廠模型中具象化地呈現,訊飛星火、商湯日日新等大模型現場表演“作詩”……日前,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以下簡稱“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圓滿落幕,來自全球的AI前沿技術和產業發展結合碰撞出新火花。

AI技術正成為推動世界之變、時代之變的重要驅動力。在金融領域實踐中,AI正在提升行業服務能力,變革行業發展范式,在金融數字化轉型實踐中展示出強勁推動力,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澎湃動能。時代浪潮下,銀行業正擁抱AI,與人工智能業態深度融合,雙向賦能,繪制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AI+”應用深度融合

數智運營一張圖,將整個生產過程數字化,覆蓋26間分廠、100余道關鍵工序,整體協同效率提高90%……在大會現場,中信集團展出的智能化工廠沙盤模型向觀眾具象化地展示了鋼鐵行業在“智慧大腦”的調度下如何如虎添翼。

這是“AI+”全球制造領域的展示?!癆I+低空經濟”“AI+農業育種”……此次人工智能大會上,電動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智能安全帽、生物育種液相芯片等展品豐富,中信集團“應用賦能”主題展區以“智慧中信·共創新可能”為主題,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與產業發展“雙向奔赴”、深度融合的前沿實踐以及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最新成果。

在“AI+”綜合金融展示區域中,現場交互的債券大模型應用引起了參觀者的注意。這是中信證券自主研發的行業首個大模型債券智能助手(BondCopilot),業務應用過程中綜合問答準確率超過95%,促進業務人員整體運營效率提升30%以上。據介紹,中信銀行自主研發的倉頡大模型應用平臺,實現異構GPU算力資源的集約化管理、千億級大模型的統一部署服務,目前已落地客服知識問答、審計報告生成等多個應用。

走入交通銀行的展臺,數字人民幣購物體驗自助販賣機、AI機器人冰淇淋機、交行數字員工等智能交互裝置,讓觀眾切身體驗到了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創新應用。在中國銀行“復興壹號”數字化黨建平臺互動體驗區,觀眾能體驗到數字人民幣繳納黨費的全過程,展區內,中行在五篇大文章領域的多項實踐成果展現了金融與數字化的融合發展帶來的新可能。

在展覽中,從最新的數字化金融產品和智能化服務出發,我們也可窺見銀行對數字化轉型的認知和積極探索以及“數字化新銀行”的新樣貌。

AI為數字化帶來新機遇

作為數據密集型行業,金融業正成為人工智能應用的前沿陣地。銀行業金融機構也在積極擁抱金融科技,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提升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在數字化浪潮中構筑新的競爭力。

“近年來,交通銀行與社會各界傾力合作,積極推動深化人工智能技術在金融機構的應用?!苯煌ㄣy行董事長任德奇表示。人工智能正不斷激發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新浪潮,在客戶服務、產品創設、流程重塑、風險防控等方面,極大地提升了金融服務質效和服務體驗。

運用先進技術,銀行業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例如,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迭代升級數智化制單平臺,有效推動“紙質單據、人工處理”的傳統模式向“數字交易、科技驅動”的智能模式轉換,不斷提升數字金融服務能力。針對普惠信貸業務場景中數據缺乏、數據孤島等痛點,百信銀行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隱私計算等技術構建信貸風控模型,為個人用戶、小微企業提供更精準的普惠信貸服務。

借力人工智能,商業銀行開創了多樣性金融服務案例。例如,上海銀行打造了銀行間市場首個AI債券、利率互換等多位“交易員”;通過Agent智能體方式建設“數字員工”,實現從賬戶查詢到理財咨詢的深度交流。交通銀行發布了“交銀e監管”數字化集成服務平臺,能夠智能分析資金流向,動態監測外部環境風險,有效打通信息不對稱。

金融大模型也成為大行積極投入的對象。例如,工商銀行率先建成了集算力、算法、數據、應用范式、安全防控、業務場景、自主生態于一體的企業級千億金融大模型技術體系。

商業銀行希望將大模型技術應用到智能客服、投資研究、運營管理等場景,助力提升自身在資產管理、估值清算等關鍵運營環節的效率,實現運營與服務的智能化,賦能業務的持續創新?!盎诖竽P图夹g打造的智能應用,在意圖理解、任務執行等方面的能力,甚至超越了人工表現,極大地提升了金融業務效率?!焙闵娮佣麻L劉曙峰表示。

金融與AI雙向賦能

數字金融的本質在于提高金融服務的質效和便利性,從而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商業銀行正在發力數字金融,以支撐做好其他四篇大文章。

“運用新質生產力寫好數字金融大文章,助力金融強國建設。要運用人工智能,踐行以人為本,推動金融服務普惠化便捷化;服務實體經濟,創造共同價值;強化風險防控,實現穩健經營?!苯煌ㄣy行副行長錢斌表示。

交行以數字技術與數據要素雙輪驅動,發展數字金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支持綠色產業發展壯大,培育新質生產力,通過完善數據底座,建成湖倉一體的企業級數據中臺,推動集團內數據共享;強化數據治理,建立企業級數據標準體系;深化數據應用,形成七大領域數據集市,推進數據服務化、信用化、資產化。此外,交行還積極響應“人工智能+”行動號召,在零貸、普惠、營運、風險等重點金融業務領域,打造端到端的AI金融應用場景,推動業務流程再造,提升全行數字化作戰能力。

“浦發銀行踐行數智化戰略,全面推進數字化變革,打造‘廣連接、拓深度、建生態、促融合’四步走數據合作生態建設路線?!逼职l銀行黨委委員丁蔚表示。通過鏈接政府、核心企業、互聯網渠道、集團子公司四大類生態合作伙伴,浦發銀行致力于以技術融合不斷拓展數據邊界,以場景融合高效賦能業務經營,切實推動數據要素整合和價值發揮,賦能新質生產力。7月5日,在“智造數字勞動力,打造新質生產力”專題論壇上,浦發銀行與中國太保聯合發布了《數據合作生態白皮書》,以進一步促進跨領域數據資源共享與技術創新。

“金融行業應做深大模型技術支撐能力、做大數據資產建設、做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快跨行業聯合創新,加快大模型技術在金融行業的研究和創新應用?!敝袊ど蹄y行首席技術官呂仲濤表示。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諸多金融機構正在逐步打通服務價值鏈,為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金融與AI雙向賦能,正展現出源源不斷的向“新”力。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