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應用 > 培養AI時代創新人才,STEM教育如何發力?

培養AI時代創新人才,STEM教育如何發力?

文匯報    2024-11-29
當下,STEM教育已經成為全球教育領域關注的焦點。如何借鑒全球范圍內的有益經驗,在中小學校開展STEM教育,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在今天舉行的“STEM教育全球趨勢與中國行動研討會”上, 各路專家學者進行了熱烈探討。
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未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江豐光教授曾參與大量STEM教育實踐。他的研究發現,在動手實踐、解決真實問題的學習方式中,中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某些學科的學習興趣得到顯著增強。他提別提及,在一次面向上海奉賢區的幾所中小學生開展的線下STEM教育公益訓練營中,主辦方通過樂高積木引領學生開展項目化學習,原本羞澀、內向的學生們不僅對學習項目產生興趣,他們臉上浮現的笑容也多了起來。“STEM教育對于扭轉學生的心理狀態,提高薄弱地區師生的學習效率也有積極作用。”江豐光說。
STEM教育關系國家的未來競爭力,更是培養創新人才、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途徑。上海師范大學副校長李曄介紹,從最初基于單一學科的教學模式,到基于工程素養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方法。而今,STEM教育成為基于AI的創新創造能力培養。
如何做好STEM教育,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原所長王素提出了兩條建議:一是要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的STEM教育體系。“現在,小學、初中、高中都意識到了STEM教育的重要性,也在積極向著科學的課程建構方向發展。如果不同學段之間能相互銜接就更好。”二是,要培養能夠執教STEM教育的教師,要在新教師入職前對他們開展STEM教學培訓。
未來,基礎教育的信息科技老師要承擔這四類角色:公民素質素養培育的核心承擔者、數字化教學范式變革的引領者、信息時代倫理的守護者,教育信息化產業的創新者。
以此定位師范類院校大計算機專業師范生的核心素養,支持教育的新范式,營造教育的新空間。近年來,上海師范大學著力推進科學教師的培育。比如,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大一、大二年級要積極參與各類信息化比賽;大三開始,要到中小學校進行頂崗實習,并參與各類教學比賽。
作者:張鵬
文:張鵬圖:上海師范大學供圖編輯:李晨琰責任編輯:樊麗萍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