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應用 > 世界智能制造大會舉辦聯想集團分享AI智造新圖景

世界智能制造大會舉辦聯想集團分享AI智造新圖景

新火種    2023-12-21

當 AI 遇上智能制造,會碰撞出什么新火花?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世界智能制造大會表示,人工智能、智能工廠、新型網絡等關鍵技術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領域。今年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以 " 智改數轉網聯、數實融合創新 " 為主題,12 月 6 日— 8 日在南京舉辦,企業家、制造專家院士等齊聚各項活動,共同探討智造未來。

" 智能制造,標準先行 ",作為智能制造國際標準化主陣地的 IEC,2021 年成立了智能制造系統委員會中國專家委員會,其 2023 年度會議也是世界智能制造大會的重要議程之一。

會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創新司副司長郭晨光、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汪宏、IEC 智能制造系統委員會主席烏多 · 博世、聯想集團副總裁王會文等共同見證《智能制造國際標準化路線圖》發布,該路線圖由中國專家委秘書處組織相關行業協會、科研院所、企業等多方力量廣泛調研寫就,旨在為中國智能制造國際標準化工作提供參考。與會人員也各自分享了對智能制造的觀點。

《智能制造國際標準化路線圖》正式發布現場

企業站在制造前線,能夠第一時間感知人工智能的影響,聯想集團副總裁、首席質量官王會文在會上做了《AI 遇上制造業,開啟智能制造新時代》主題報告,為 AI 遇上人工智能給出聯想集團答卷。

" 人工智能技術也必將會在未來繼續深化其在制造業中的應用和融合,為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提供強大的支持。據預測,到 2035 年,人工智能會為全球制造業額外帶來 4 萬億美元增長。" 王會文認為," 過去的人工智能,主要是輔助作用,ChatGPT 等通用人工智能出來以后,已在制造層面發揮作用,使 AI 和人、工具、場景的結合更豐富。"

聯想集團副總裁、首席質量官王會文

王會文認為,人工智能對于制造企業來說,主要有提升企業生產力、運營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三層意義。具體到制造層面,人工智能目前主要集中在解決可見問題和預防可見問題發生,前者如排產管理和質量檢測等,后者如仿真設計、需求預測、物流優化等。以聯想集團智造排產過程為例,合肥產業基地每天 8000 筆訂單中有 80% 小于 5 臺,以往排產需要 6 個小時,但基于 AI 算法的智能排產系統,可綜合計算物料、交期、成本、產能、品質等多維度信息在 1.5 分鐘里得出最優結果,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

此外,人工智能未來將在預防和解決不可見問題方面更進一步,例如預防設備性能衰退、精度缺失等。

在人工智能廣泛運用之前,制造企業更多著力于自動化、智能化能力提升。" 人工智能無法獨立存在,只能嵌入智造系統中 ",王會文說,而企業已建成的數智化系統可為人工智能平臺提供數據、知識和系統基礎等,AI 和 IT 系統可以 " 雙平臺并存 "。

要讓人工智能有更多用武之地,需要產業鏈上下游更開放,推動數據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互聯互通。經過六年歷程,聯想集團供應鏈現已升級為數字化轉型 2.0,致力于 " 互聯互通、協同智能 " 愿景。今年 5 月,Gartner Top 25 全球供應鏈榜單聯想集團排名歷史最佳第 8 位,是排名最高、亞太第一的中國企業,超越了眾多跨國企業如沃爾瑪、特斯拉和西門子等。Gartner 指出,聯想集團通過人工智能在多個領域提供分析和優化解決方案,推動了供應鏈智能框架不斷演化。

德國工程院院士葛興福分享《數字化對機器和制造業的影響》

在人工智能時代,聯想集團 " 內生外化 " 的供應鏈優勢將不斷擴大,迄今共有 1274 家各級供應商進入到聯想供應鏈生態圈,已有 300 多家合作伙伴實現了各種數據互聯,每年產生超過百億條數據。打造出 60 多個智能應用場景,為深化協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關人工智能的前沿技術,正在 " 鏈主 " 帶動下,沿著產業鏈傳導。聯想目標是在五年內實現和所有伙伴之間,包括整個供應鏈生態圈的數字化轉型,實現主動型數據分析驅動的業務決策、執行與人機交互閉環管理,最終推動整個產業鏈的互聯互通和整體共贏。

宙世代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臺

智慧云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體協同創作平臺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