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應用 > 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示范區如何打造?廈門劃定“路線圖”

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示范區如何打造?廈門劃定“路線圖”

新火種    2025-01-17
人工智能(圖片由AI生成)

  以人工智能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廈門持續加碼加力。近日,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出臺《福建省(廈門)人工智能產業園規劃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從產業發展態勢、產業園產業基礎、建設目標與工作重點、重點工作舉措與保障設施等方面,描繪“施工表”和“路線圖”。

  《方案》提出,作為福建省(廈門)人工智能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的主要建設單位,廈門火炬高新區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發展人工智能的規劃部署,立足本地產業實際,以專業平臺建設、產業基金、政策扶持、項目引培等為抓手,聚力將產業園打造成為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示范區。

  “一個產業載體+一個協同創新體系+N個重點方向”是產業園的主要建設思路。力爭到2027年,產業園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占全市比重超三分之二,形成基礎扎實、創新活躍、開放協作、鏈條完備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

  《方案》還明確了打造公共服務平臺、強化數據基礎支撐、完善算力資源布局、加快招商引資、加快企業孵化培育、推動“智改數轉”(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加大區域協同合作等七大重點工作舉措。

  產業園以廈門軟件園(三期)F區為核心承載區,規劃用地面積1平方公里、研發樓面積144萬平方米,已建成交付研發樓面積97萬平方米。園區內重點布局研發孵化、創新場景示范等功能區,以及AI大模型、智能算力、AI+產業等細分領域主題空間載體。同時還將謀劃人工智能產業中試基地,引進一批智能芯片、智能傳感器等硬件制造企業。

  《方案》明確,火炬高新區聯動市行業主管部門、思明區、集美區等建立協同機制,在廈門軟件園打造人工智能協同創新中心,建設人工智能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發揮已布局的廈門火炬人工智能專業孵化器、騰訊優圖、百度飛槳人工智能賦能中心、華為(廈門)開發者創新應用中心、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等創新平臺優勢,同時依托廈門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等高校院所,賦能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重點布局這些應用場景

  通過支持廈門軟件園園區內龍頭企業和上市企業發揮行業深耕優勢,支持發展大模型、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生物特征識別、具身智能等關鍵技術,搶先布局智能制造、智慧文旅、智慧醫療、智慧能源等未來人工智能技術產業化落地的熱點應用場景

  圍繞“AI+制造”

  產業園將依托制造業龍頭企業,發展智能產品集群,推進高精度、低成本的智能傳感器、人工智能專用芯片等產品

  圍繞“AI+文旅”

  產業園將依托中國移動咪咕、黑鏡科技、小簽科技等企業,在影視動漫、旅游景區、酒店、圖書館、游樂場、網絡營銷平臺等文化和旅游領域打造一批“AI+文旅”代表性應用場景項目

  圍繞“AI+醫療”

  產業園將重點布局 AI+輔助診斷、AI+醫學影像、AI 醫療機器人等場景,發揮本地醫療信息化產業優勢,積極鼓勵醫療信息化企業延伸開發臨床治療輔助決策系統、智慧病歷等系統軟件產品

  圍繞“AI+能源”

  產業園將立足本地基礎,支持企業跨界布局、業務轉型,重點布局“AI+電力”“AI+儲能”等場景

(廈門日報記者 林露虹)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