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應用 > 金融界集團董事長張斌:人工智能“度日如年”AI應用繁榮空前科技創新加速進入新紀元

金融界集團董事長張斌:人工智能“度日如年”AI應用繁榮空前科技創新加速進入新紀元

新火種    2025-01-10

2024年即將結束,但宏觀經濟和金融科技新征程剛剛開啟。人工智能‘度日如年’,AI應用空前繁榮,人類科技創新加速進入新紀元。在這輪偉大的變革和發展中,科技與金融看似涇渭分明,實則相得益彰,兩者結合裂變出巨大的能量。”近日,由金融界主辦的第五屆全球保險科技大會上,金融界集團董事長張斌表示。

保險科技作為金融科技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同時也為保險行業帶來了深刻的變革和機遇。

新質生產力成為焦點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金融科技與保險行業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推動兩者協同發展。與此同時,保險業落實細化好“五篇大文章”成為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舉措。

原中國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梁濤指出,科技和保險是雙向奔赴,科技發展為保險業發展帶來巨大的技術支持和市場機會;保險為科技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保險保障和資金支持。

“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將更大力度地推動保險業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梁濤說。

張斌表示,2024年,新質生產力是整個社會的焦點,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全方位重塑各行各業,包括保險在內的金融業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目前人工智能已經進入成果爆發期,不斷催生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新市場。

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看來,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容忍失敗的文化氛圍、嶄新的創投組織形式、完善健全的法治環境、健康開放的資本市場、穩定的宏觀政策導向。

在實踐中,京東安聯保險副總經理郭實介紹,保險行業科技投入保持著高位增長,2024年預計科技投入將達到584.7億元。而以上這些科技投入,重點投入方向首先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其次是在RPA、云計算、互聯網移動技術領域。此外,在低代碼、區塊鏈、物聯網方面也有持續投入和關注。

同時,郭實指出,在保險業態方面,互聯網保險在不斷茁壯成長。近十年來,互聯網保險規模從290億元增長到6157億元。在市場上,眾多保險公司在不同的科研領域都有了不同的應用和創新,比如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去進行產品的定價創新和豐富的產品設計。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方面不斷夯實風控、反欺詐能力,結合語義識別、圖像識別技術,打造新的智能理賠流程,在智能語音等技術方面打造智能客服。區塊鏈技術應用到保險的核心流程,物聯網技術應用在豐富的風險減量場景中。

“結合社會環境和需求的變化,保險公司被期待提供保障的形式也發生了變化。以AI為代表的技術進步每天都在發生。保險行業應該做什么、怎么做,成為共同關注的話題。”日本愛和誼財險駐中國總代表處總代表中川裕介說。

構建可信任的智能金融

數字社會已經進入新的智能時代,AI前沿技術不斷刷新。對此,技術所帶來的風險成為銀行業保險行業關注的重點。

“保險業面對AI創新,面對金融市場發展,有很多重大的新機遇,希望我們能夠抓住機遇。”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說。與此同時,李禮輝表示,智能金融現在還處在輔助和助理的早期階段,主要用于改進產品的創新和客戶服務,改進運營管理和風險管理。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缺陷或者陷阱,包括AI幻覺、模型歧視、算法趨同、隱私泄露等。因此,新智能時代,數字金融創新的核心是可信任、主動防范并跨越人工智能的陷阱。

張斌指出,目前我國保險科技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許多風險和挑戰: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保險科技在應用過程中產生的新風險,如大數據產生之后,存在著歸屬權不明晰的問題,進而可能會出現數據壟斷、數據歧視、算法歧視等問題;消費者保護問題等。對此,首先應擁抱新政策,其次要因企施策,最后要共享新機遇。

就企業的具體實踐方面,中華聯合財險副總裁王永祥表示,2019年中華聯合財險制定新的五年發展戰略,基于國家新的要求,比如信創和各種新技術的要求,提出希望做新的業務改革。

“當下,科技領域不談大模型就落伍了,我們現在完全用AGI替代人力是不現實的,更多是人工輔助的能力來做人工智能。到目前為止,我們有70%-80%員工使用大模型編碼進行代碼編寫,效率大約提高25%,但全面替代尚早。”王永祥表示,“我們認為,所有的技術如果不放在業務上,就是科技部門自己內部閉門造車。”

國華人壽副總經理趙巖表示,2024年保險業進入價值重新發現階段。以國華為例,科技在不同階段體現的價值也有所不同。有時作為推動發展的主要力量,有時是支撐力量。“道阻且長,保險行業經歷了挑戰期,伴隨科技發展以及渠道多元化發展、數智化時代的到來,未來必將創造新的發展態勢和前景。”趙巖說。

本文源自:中國銀行保險報

作者:蘇潔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