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快評丨“模塑申城”,推動“AI+”深度融合
當前,上海正加快推進人工智能(AI)“模塑申城”,并計劃于2025年底建成世界級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技術的革新必須與產業的實際需求緊密相扣,這是推進“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義,也是今年上海兩會關注的話題之一。
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能正以破竹之勢滲透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從教育領域的個性化學習,到醫療行業的精準診療,AI的賦能如同魔法棒,讓曾經遙不可及的夢想觸手可及。然而,要讓AI真正在千行百業中扎根生長,發揮出最大效能,就必須深入理解行業的痛點與需求,打造出貼合行業特色的行業大模型。民進上海市委在兩會上提出的《關于把握人工智能時代機遇,推動本市基礎教育改革的建議》,正是對這一理念的踐行。提案強調,要提高人工智能技術對教育的實用性和有效性,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探索世界的奧秘,激發志趣,培養未來所需的AI人才。前兩天,虹口區啟動“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試驗區”,通過院、校、社的立體聯動,科學教育與智能教育的深度融合,為人工智能教育課程的體系化建設樹立了典范。在制造業領域,九三學社市委擬提交《關于加快建設“工業大腦”,推進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的提案》,聚焦AI與產業的融合。這份提案凝聚了政黨協商調研的智慧結晶,主委掛帥,召開專家座談會,深入聽取科技和產業一線專家的意見建議。課題組多次赴本市及外省市政府部門和企業實地調研,力求提案的針對性和可行性。上海,正以實際行動詮釋“模塑申城”的深刻內涵,驅動著“AI+”深度融合的新篇章。未來,上海將繼續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以關鍵場景落地為目標,推進人工智能+金融、人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醫療、人工智能+文旅、人工智能+城市治理等應用向縱深發展,為城市的能級提升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