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落地中國第一!百度認準大模型新方向:超級有用
大模型的風,吹了兩年。接下來該怎么走?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的答案是,應用來了!
11月12日的百度世界2024大會上,李彥宏發布了兩大AI技術:檢索增強的文生圖技術(iRAG)和無代碼工具“秒噠”。這兩項重磅技術,正是“應用來了”的根基。隨后,李彥宏依次講解了公司、角色、工具和行業四大類智能體,他認為,“智能體是AI應用的最主流形態,即將迎來爆發點”。
更為關鍵的是,“應用”與落地強關聯。進入2024年,大模型產業落地呈現明顯加速趨勢。當天,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百度智能云事業群總裁沈抖公布了百度智能云的最新成績單——擁有中國最大的大模型產業落地規模、超過六成的央企和大量的民營企業,正在聯合百度智能云進行AI創新。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臺已經幫助客戶精調了3.3萬個模型、開發了77萬個企業應用。沈抖更是認為,AI應用正率先在B端爆發。
這種對AI應用的發展趨勢判斷,則從側面宣告“應用(新時代)來了”。
AI應用群星閃耀
李彥宏透露,截至11月初,百度文心大模型的日均調用量超15億,相較5月披露的2億,增長7.5倍,相較一年前首次披露的5000萬次,更是增長約30倍。
“這個增速超出預期”,說明AI是真需求。他感慨,這條陡峭的增長曲線,代表著過去兩年中國大模型應用的爆發。
然而,幻覺問題是大模型廣泛應用的最大限制之一。針對文生圖張冠李戴、生成的圖片“一眼假”的問題,百度重點突破,成功開發了檢索增強的文生圖技術iRAG(image based RAG),將百度搜索的億級圖片資源跟強大的基礎模型能力相結合,可以生成各種超真實的圖片,“整體效果遠遠超過文生圖原生系統,去除了機器味兒”。
據李彥宏介紹,iRAG技術極大地提高了AI生成圖片的可用性。比如在品牌宣傳上,以前拍一組海報動輒大幾十萬,但現在的創作成本接近于0。
如果說iRAG技術能夠讓大模型更好用,那么李彥宏最新發布的——無代碼工具“秒噠”,則能夠讓更多人使用大模型。
“秒噠”是一款不需要寫代碼就能實現任意想法的軟件,涵蓋無代碼編程、多智能體協作以及多工具調用等特點,只需說說話,就能構建出各種應用。
具體而言,無代碼編程,由大模型直接生成代碼,不需要人寫一行代碼。它門檻很低,人人可上手;多智能體協作,是基于文心大模型的思考和規劃能力,實現對不同智能體的調度和編排;多工具調用,是通過文心大模型的工具調用能力,可調用網頁檢索、iRAG、地圖API等各類型工具。
李彥宏強調,這是一款可以幫助更多人、更多企業打造出數百萬“超級有用”的應用。“只要有想法,你就可以心想事成,我們將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只靠想法就能賺錢的時代。”而這,無疑將進一步加速“應用來了”。
在李彥宏看來,今天,基礎大模型能力就緒,即將迎來AI應用的群星閃耀時刻。
卷超級有用的應用,智能體是方向
2023年“百模大戰”伊始,“卷參數”橫行,百億、千億此起彼伏。不久,伴隨大量資源和算力消耗,價格戰無可避免,阿里、騰訊、智譜AI、科大訊飛等大廠,相繼卷入價格戰。
而這,似乎也在加速初創公司落幕,以及被大廠收購等行業變化的出現。國內如今年2月竹間智能的“停工6個月”,上個月的OPPO收購波形智能;國外則有3月份Stability AI一季度虧損3000萬美元、核心研發團隊集體離職,正在尋求收購;5月份,Reka AI被曝尋求“賣身”等。
除了“卷參數”、“卷價格”,2024年的另一大行業標簽為“卷應用”,一眾廠商相繼推出落地應用及服務。新近入場的“大廠高管”,如原網易副總裁、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汪源等,更是從一開始就默契地選擇了明確的細分領域,例如“AI辦公助理”、“AI搜索”等。
事實上,早在2023年3月16日的文心一言發布會上,李彥宏在強調大模型重要性的同時,就點出了應用的潛力:“大模型時代,真正最大的機會既不在基礎服務,也不在行業服務,我覺得恰恰是在應用。”此后,李彥宏進一步表示,“卷大模型沒有意義,卷應用機會更大”。
經過不斷探索,百度將“智能體”作為公司最重要的戰略方向。李彥宏表示,就像PC時代的網站、移動時代的自媒體賬號,在AI原生時代,智能體將成為內容、服務和信息的新載體。
在百度世界2024大會上,李彥宏展示了公司、角色、工具、行業四大類智能體的特色功能及使用場景。
以公司類智能體舉例,在傳統的PC官網模式下,企業只能靜態地展示公司介紹、產品參數,但缺失主動推薦、及時響應和一對一服務能力;而公司智能體則可以根據顧客的需求推薦相應產品,在服務方面,也能更直接、快速地響應需求,能大幅地提升互動營銷的效率。比亞迪的官方智能體上線后,銷售轉化率提升119%,聯想AIPC智能體的9月互動率提升89%。
“智能體是AI應用的最主流形態,即將迎來它的爆發點。”在李彥宏看來,智能體的門檻低、天花板高,既能讓人人都上手,又能做出復雜強大的應用。現場,他展示了文心智能體平臺的TOP100智能體,既有農民院士智能體等角色類,也有工具、行業、職場、情感、娛樂等各類場景的智能體。目前,文心智能體平臺已吸引了15萬家企業和80萬名開發者。
需要注意的是,此前,全行業都在期待SuperAPP的出現,李彥宏認為,“超級能干”的應用比只看DAU的“超級應用”更重要。
企業級AI應用正在爆發
不同于C端AI應用,以及大多數B端、G端場景中AI應用的“免費模式”,百度在B端大客戶商業化落地方面,已然取得了不俗成績。
據介紹,百度智能云已經在能源、電力、制造、金融、交通、政務、互聯網、教育、電商等數十個行業、幾百個場景中落地大模型應用。此前數據顯示,百度曾一舉拿下三項第一:最多中標項目數量、覆蓋最多行業、中標金額總數最高。對應項目采購單位包括,南方電網、中國聯通、鐵塔集團、中華總工會等行業頭部客戶。
沈抖認為, “企業級”AI應用大量涌現的背后,是產品服務形態的突破性變革與能力的大幅拉升。
例如,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臺“工作流Agent”功能,旨在幫助企業快速開發出面向復雜對話場景的AI應用,快速擁有專業水平的“數字員工”。通過學習各種企業流程與規范,工作流Agent能夠適應不同崗位職責,快速規模化復制,大幅提升企業運轉效率。
以保險行業為例,目前百度智能云正在聯合太平洋保險,基于工作流Agent探索、落地車險續保售前數字員工。過去,車險續保的工作指導包含大量流程、子流程、文檔等內容,優秀銷售人員稀缺,且培養周期往往長達一到兩年。基于工作流Agent開發金牌銷售數字員工,則最快可以在1小時內完成、上線,大幅提升了企業車險業務的核心生產力。這樣的工作流Agent可以快速集成到百度搜索、微信公眾號、企業官網等業務系統中,便利觸達用戶。
還有百度智能云“曦靈”數字人平臺全新升級的“文生3D數字人視頻”功能,能夠大幅提升電商、教育、文旅等行業的內容創作、營銷推廣效率,大幅降低成本支出。在電商領域,過去拍攝制作真人產品推廣短視頻需要專業團隊花費幾天時間才能完成。而“文生3D數字人視頻”只需一句話,就能生成符合不同行業場景特色的3D數字人形象和專業靈動的視頻,成本僅有傳統方式的1%,工作效率提升超過1倍!
企業應用的爆發,還得益于客戶做大模型和應用的開發和服務的千帆平臺,以及為客戶提供大模型相關算力服務的百舸平臺。
據沈抖介紹,“作為大模型精調和應用開發的平臺,目前,千帆3.0上提供了完整的工具鏈,是業界首個上線DPO、KTO這些模型訓練方法的平臺,提供了業內獨家的高質量通用語料數據和開箱即用的模型精調樣板間。”
此外,針對數據積累不足,難以承擔人工精標數據成本的企業,千帆平臺還全新推出模型蒸餾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利用文心旗艦級大模型生成專業數據,完成全流程的數據準備工作,加速啟動模型精調工作。
與此同時,為了滿足企業落地大模型從集群創建、開發實驗,到模型訓練、模型推理的全旅程算力需求,百度智能云推出的百舸AI異構計算平臺4.0,服務了中國石化、中海石油、長安汽車、上海交通大學、地平線等行業龍頭企業和機構,目前已具備了成熟的10萬卡集群部署和管理能力。
沈抖表示,“為了支撐大模型的進一步高速發展,百度智能云提前布局,是行業內最早打磨10萬卡集群能力的廠商之一,并通過技術創新解決了集群算力供給、跨地域部署兩大核心難題。”
未來,身處“應用來了”的新時代背景下,百度將取得怎樣的新成就,外界正翹首以待。
本文源自:獵云精選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