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谷歌后,75歲AI教父Hinton自宣新動向:加入機器人創業公司
機器人果然是人工智能的最大挑戰。
「自從離開谷歌之后,我收到過很多初創公司邀請我加入其顧問委員會的消息,但都拒絕了。然而,現在我決定以顧問的身份加入 VayuRobotics,再次與 Nitish Srivastava 共事。」
剛剛,75 歲的圖靈獎得主、深度學習之父 Geoffrey Hinton,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中分享了最新的職業動態:
很長時間以來,Hinton 都致力于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的發展,而很少談及 AI 危險論調。
「大多數人認為這(AI 危害)還很遙遠。我過去也認為這還很遙遠,可能是 30 到 50 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顯然,我現在不這么想了。」在接受采訪時,Hinton 甚至說:「我對我畢生研究的東西感到后悔了。」
緊接著,在六月份的北京智源大會上,Hinton 再次公開談到了大型語言模型帶來的超級智能威脅,以及自己的擔憂:「但我已經老了,我所希望的是像你們這樣的年輕有為的研究人員,去想出我們如何能夠擁有這些超級智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而不是被它們控制。」
盡管如此,Hinton 還是對自己的新工作寄予厚望:「我決定加入 Vayu Robotics 的顧問委員會,因為我看到了這家公司利用機器學習和視覺傳感器的聯合設計方法將人工智能應用于機器人技術的巨大潛力。我相信 Vayu 的技術將提供安全、環保的解決方案,并且比許多其他人工智能應用程序產生的道德問題要少得多。」
Vayu Robotics 聯合創始人 Nitish Srivastava 是 Hinton 在多倫多大學的博士生,是 Dropout 算法的作者之一,這篇論文的其他作者還包括 Alex Krizhevsky、Ilya Sutskever(OpenAI 聯合創始人)、Ruslan Salakhutdinov。
這些年來,Nitish Srivastava 始終與 Hinton 保持著聯系。Nitish Srivastava 表示:「我渴望再次與 Hinton 博士再次合作,在 Hinton 博士的指導下,我不僅學到了機器學習領域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的第一手資料,而且還受到他強烈的道德動力的啟發,這種動力至今指導著我的決策。」
Vayu 是一家非傳統機器人公司,采用第一性原理的自動化方法,優先考慮成本和部署便捷性,通過兩項關鍵技術保證機器人的智能化:移動基礎模型,以及可以在許多中距離應用中取代 LiDAR 的顛覆性低成本傳感技術。
該公司的技術目前處于行業兩大趨勢的融合之中。首先是新人工智能技術(生成式 AI)的興起,這些技術使機器人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執行更一般的任務。其次,美國企業正在尋求通過重振國內制造能力和競爭力來減少對海外生產的依賴。隨著這種變化,市場對于機器人和自動化的需求持續增長。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