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動態 > 騰訊李強:全面開放智能工具箱,加速大模型落地產業

騰訊李強:全面開放智能工具箱,加速大模型落地產業

新火種    2025-01-17

1月16日,2025騰訊產業合作伙伴大會在三亞舉辦。會上,騰訊集團副總裁、政企業務總裁李強以“聚力生態朋友圈,伙力全開贏增長”為主題作主旨分享,總結回顧了騰訊產業生態在2024年取得的增長成績單,分享在溫和增長新常態下,騰訊產業生態如何在2025年繼續突圍獲得可持續增長。

李強表示,2024年充滿變化和挑戰,騰訊與合作伙伴并肩戰斗,取得亮眼增長成績單。2024年,合作伙伴公有云收入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高于市場平均增速,其中SaaS收入增速達到40%。三年間,騰訊會議伙伴業績增長超過9倍;整體訂閱收入占比提升27個百分點;腰部伙伴數量提升了50%。

李強表示,面向2025年,騰訊產業生態將堅持“公有云、私有云雙輪驅動”的增長戰略。通過深度用云、深耕長尾等方式,進一步鞏固夯實公有云市場規模;并在此基礎上充分把握融合創新窗口,利用騰訊尖刀產品和經銷商新模式,加大私有云滲透。同時,騰訊將全面開放大模型智能工具箱,攜手伙伴探索更多應用場景,共同加速大模型在各行各業的落地。

ToB是一場馬拉松。騰訊以穩健的主業務、長期的研發投入,為ToB業務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長期主義”底氣。騰訊將堅定不移地“把半條命交給合作伙伴”,繼續保持基礎政策框架的穩定和連貫,全力支撐伙伴敢于做長遠規劃和長期投入,并且進一步加大對伙伴的激勵力度,與伙伴攜手走向更遠的遠方。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嘉賓、伙伴,大家好!歡迎大家參加產業合作伙伴大會!非常高興在辭舊迎新的節點,和大家回顧2024年,展望2025年!

剛剛過去的2024年,充滿變化和挑戰。我們正身處在一個大變局時代,變化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受逆全球化、地緣政治影響,當前全球經濟進入低增長新常態。據聯合國《2024年全球貿易和發展報告》預測,2024和2025年全球經濟年增速僅為2.7%,低于2001至2019年間3%的年增長水平。

在逆境中,更需要大家并肩戰斗、相互扶持!過去一年,我們投入更多的政策、資源、人力,搭建賦能平臺,幫助伙伴修煉內功,助力轉型成長,共同爭取客戶成功!

我們為伙伴提供了一系列及時精準的政策彈藥,通過讓利真金白銀,鼓勵伙伴拓新;我們還制定了沖刺專項政策,助力伙伴實現環比增長。

我們在一線持續加大人力投入,貼身服務伙伴成長,我們服務伙伴的數量比去年多了1000家,足跡遍布全國。我們為1200家伙伴的近9000名伙伴員工,提供130場線上線下培訓;幫助超700家伙伴近4000伙伴員工取得超5000張騰訊云能力認證。

我們在重點區域和城市舉辦了超過450場市場活動,1775家伙伴深度參與,幫助伙伴拓展付費新客戶超6萬家;全渠道輸送的商機線索,超過20萬條。

2024年,騰訊南山學堂也正式開班。騰訊搭臺,伙伴互通,通過系統學習和共創,37個合作伙伴,形成了非常緊密的朋友圈,2024年,南山學堂直接在伙伴間促成了超過7億的生意。

得益于共同努力,騰訊產業生態在2024年取得了逆勢增長!

2024年,伙伴公有云收入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高于市場平均增速,其中SaaS收入增速高于市場平均增速3倍,達到40%。三年間,騰訊會議伙伴業績增長超過900%;整體訂閱收入占比提升了27個百分點;腰部伙伴數量,提升了50%。

面向2025年以及未來,全球化挑戰依然是嚴峻的客觀事實,全球經濟或許還將保持低增速,黑天鵝事件仍需警惕。但在諸多不確定中,我們看到一些確定性的發展機遇!

首先,新質生產力正成為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其中,傳統產業數智化升級,將為我們帶來巨大發展空間,2023年,我國產業數字化規模已經達到43.84萬億規模,這個數字依然保持上漲趨勢;同時,新興產業快速崛起,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發展新動能持續涌現,創造了廣闊市場空間。

其次,融合創新發展深度推進,自主創新軟件市場有很大發展空間。根據多家券商機構預測,未來三年,融合創新產業市場規模將有5000億以上的市場空間。

第三,中企出海風頭正勁。麥肯錫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當前部分領先的中國企業,在非本土市場的收入已經占到了30%-40%。不過,這個比例在成熟的全球化企業中能達到80%,我們的全球化發展空間依然巨大。

最后,AI大模型落地產業也將創造新發展空間。據IDC預計,未來中國生成式AI軟件市場規模將達到35.4億美元。2025年,行業參與者將迎來更多創新機遇。

2025年,我們將持續加強伙伴生態建設,聚力生態朋友圈,把握新增長機遇。我們將堅持“公有云、私有云雙輪驅動”的業務戰略。通過深度用云、深耕長尾等方式,進一步鞏固夯實公有云市場規模;并在此基礎上充分把握融合創新窗口,利用騰訊尖刀產品和經銷商新模式,加大私有云滲透。同時,我們將全面開放大模型智能工具箱,攜手伙伴探索更多應用場景,共同加速大模型在各行各業的落地。

第一,夯實公有云底盤。2024年,公有云、尤其IaaS領域的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騰訊在穩定連貫的政策基礎上,疊加及時精準的支持政策,為伙伴輸送政策彈藥,助力鞏固和提升市場份額。針對重點SaaS產品,騰訊持續推行全渠道模式,為伙伴拓展保駕護航。

通過全方位、立體化的政策支持,合作伙伴在客戶側的價值越做越厚。去年,合作伙伴PaaS收入增幅超過20%,SaaS收入增幅超過40%。

中長尾市場也有諸多亮點。過去三年,合作伙伴在二三線城市、更下沉市場的收入,增長了40%以上。中長尾客戶收入在騰訊云生態收入中的占比逐年提升,占比率同比提升了24%。

最近,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目標到2027年,中小企業上云率要超過40%。我國有5200萬中小企業,這是一片尚待精細化耕耘藍海市場。

可以說,公有云依然有著非常好的市場基礎。比如杭州故鄉人,在10萬多的客戶群體里,二三線甚至更下沉的客戶占比接近一半,多年來通過深耕區域下沉市場,聚焦中小企業客戶,持續獲得高速增長,2024年收入同比增長了近40%。

第二,加大私有云滲透。近年來,隨著金融、政務、交通、能源、教育等領域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提速,自主創新軟件市場呈現高速發展趨勢,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騰訊云有深厚的技術儲備和積累。騰訊云打造了以“6T”為代表的“全棧自主創新軟件體系”,覆蓋數據庫TDSQL、操作系統TencentOS、專有云TCE、專有云PaaS平臺TCS、大數據TBDS、人工智能開發平臺TI,核心產品通過了國家安全可靠測評的最高標準,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易用性和擴展性。

另外,我們還正式組建了融合創新經銷商體系,發展了一批具備私有化產品銷售和服務經驗的專業渠道伙伴,全面開放產品、提供專項政策支持,統一價格體系,開放全量客戶,全力支持和保護經銷商伙伴的投入產出。

目前,融合創新經銷商體系,已拓展覆蓋至26個省,客戶覆蓋政務、能源、軌交、運營商、教育、醫療、金融等7大行業。

第三,加速大模型落地。AI大模型熱度不減,企業客戶更關注其在產業場景的落地價值。對于騰訊云和生態伙伴而言,AI大模型驅動產業創新,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為此,騰訊全面開放智能工具箱。我們推出的騰訊云智算位列Gartner“新興領導者”象限,產品性能維度全球第一。混元大模型能力持續提升,去年11月我們開源了業內參數量最大的MoE模型“混元Large”;12月,混元上線了文生視頻功能,只要輸入一段提示詞,就可以生成5秒的視頻,畫面質感達到商用標準。

基于混元和開源大模型,我們打造了一整套平臺工具,如大模型精調工具鏈TI平臺、大模型應用構建平臺知識引擎等。同時,騰訊全量自研SaaS也已經接入混元大模型。這些產品工具,我們全部開放給伙伴去集成和售賣。

2025年,我們將面向伙伴正式開設“騰訊混元訓練營”,共創產業場景。我們將提供免費的模型技術資源及技術支持,以及騰訊元寶、騰訊元器和騰訊云市場等C端和B端流量生態。與各行各業的伙伴和客戶,圍繞知識管理、智能客服、研發提效等場景,共同打造大模型方案,讓伙伴更好地抓住大模型紅利。

ToB是一場馬拉松。騰訊以穩健的主業務、主航道,為企服業務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長期主義底氣。多年來,騰訊的核心主業務穩健提速,公司收入結構持續優化,盈利質量持續提升,持續實現高質量增長模型。ToB業務收入連續15個季度占比超過30%,成為公司增長重要引擎。

基本盤的穩健提速,確保了公司在研發方向的持續投入。六年來,騰訊研發投入累計超過3200億,騰訊在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專利申請公開總數超過8.5萬件,專利授權數量超過4.5萬件。全面支撐了自研產品的穩定迭代,為ToB業務發展、建設繁榮生態提供了重要保障。

騰訊堅定地認為,合作伙伴是騰訊云業務發展的重要一環,“把半條命交給合作伙伴”是騰訊做ToB業務的DNA。目前,合作伙伴貢獻收入占騰訊云大盤的比例已經超過三分之一。我們將繼續保持基礎政策框架的穩定連貫,全力支撐伙伴做長遠規劃和長期投入,并且進一步加大對伙伴的激勵力度。

在此,我也和大家分享幾個好消息,騰訊數字生態大會系列城市峰會,首站將于3月在上海正式啟動,南山學堂二期也將于今天(1月16日)正式開班。

ToB人,目光深遠,既仰望星空更腳踏實地。新的一年,相信我們依然會以堅毅的精神、鏗鏘的腳步,從容應對漫漫長路上的風雨和荊棘,在遠方收獲滿天星光!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