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科技創新,開展“人工智能+”行動,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紅星資本局12月13日消息,12月13日,經濟學者盤和林告訴紅星資本局,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下稱“會議”)內容來看,明年政策基調更加積極,無論是更加積極的財政還是適度寬松的貨幣,都將給明年的中國經濟帶來更多增量。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被列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盤和林向紅星資本局表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這一表述說明兩件事:一是明年我國將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以政策激勵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二是明年我國將更加重視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會積極推動企業和政府端的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將科技創新轉化為實際提升生產力和生產率的應用,以此來提高中國產業競爭力,促進產業發展,幫助產業中的企業在全球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
會議還提到,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自2023年9月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以來,中央在多個重要會議場合均有提及該詞。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12月政治局會議在分析研究2025年經濟工作時再次提及新質生產力和科技創新,體現了政策層對于我國科技實力提升的重視程度。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預計明年政策一方面將以高質量供給創造需求,統籌好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的關系,推動明年經濟企穩上行;另一方面,政策將以實現自主可控為著力點,構建安全可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開展“人工智能+”行動。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表示,科技創新表述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這是一個重要思路。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將是一個模版,“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對各產業的賦能和改造,它可以充分利用中國經濟產業縱深、需求厚度的優勢,以產業哺育新技術,以新技術引領產業。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團隊首席分析師楊暢指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指向性明確,特別是部分產能利用率偏低的行業,存在供給側調整的空間。楊暢稱,以水泥行業為例,行業整體已經進入存量甚至減量狀態,2024年行業自發加大錯峰,產能已逐步通過置換,對超產部分進行約束出清;2025年,行業錯峰減產意識有望進一步增強,面對存量甚至減量的行業背景,企業間整合有望開啟。
紅星新聞記者 蔣紫雯 楊佩雯
編輯 鄧凌瑤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