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機器人革命即將來臨2025年推“雷神”下注千億市場
最新消息,英偉達(NVDA)計劃于2025年上半年推出其最新一代人形機器人專用緊湊型計算機——Jetson Thor。這一戰略舉措被視為英偉達在“物理人工智能”領域的下一個賭注。
亞馬遜(AMZN)和谷歌(GOOG)等AI巨頭,通過開發自己的AI芯片來減少對英偉達的GPU依賴。但另一方面機器人市場正在蓬勃發展。
隨著人工智能芯片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英偉達將目光轉向機器人技術領域,視其為未來增長的重要引擎。
盡管英偉達在數據中心領域的收入仍然占據其第三季度總銷售額的絕大部分,達到約88%,但公司顯然已經看到了機器人技術的巨大潛力,并決心在這個領域大展拳腳。
當然,看好人形機器人的不只有英偉達。同于12月30日,雷鋒網消息稱,比亞迪(002594/01211)十五事業部已經開啟人形機器人項目,項目內部代號為“堯舜禹”。目前團隊一直處于招聘狀態。
12月25日,理想汽車(LI/02015)CEO李想在直播中也表示,理想汽車100%會做人形機器人,但節奏不是現在。車是個無接觸機器人,而且道路是標準化的,包括道路上的提示和參與者都是標準化的,每個人都受交通規則的訓練,這已經是最簡單的機器人應用場景了。
自我定位為機器人革命的領航者
英偉達并不打算直接與特斯拉(TSLA)等機器人制造商競爭,而是將其定位為即將到來的機器人革命的“領先平臺”,為全世界數十萬機器人制造商提供一種基礎OEM,以及物理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者。
Jetson Thor計算機隸屬于英偉達Jetson緊湊型計算機平臺,該平臺專為AI應用設計,而Thor型號借用了漫威宇宙的雷神索爾(Thor)的名字,專注于機器人技術。
公司副總裁Deepu Talla在受訪時表示:“物理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ChatGPT時刻’即將到來?!奔搭愃朴谧匀徽Z言處理領域中的重大突破。
Deepu Talla認為,市場已達到一個“臨界點”,機器人技術將迎來重大突破。英偉達提供的“全?!苯鉀Q方案,包括從AI訓練的軟件層到機器人內置的芯片,旨在為全球數十萬家機器人制造商提供基礎設施。
也就是說,英偉達不僅僅是芯片制造商,還提供從AI模型訓練軟件(如DGX系統)到模擬環境(如Isaac Lab)、再到實際應用的硬件(如Jetson系列)的全套解決方案。這使得英偉達能夠為機器人開發的各個階段提供支持,從而幫助客戶從概念到產品化。
技術突破與市場潛力
機器人市場的轉變主要得益于兩大技術突破:生成式AI模型的爆炸性增長和使用模擬環境對機器人進行訓練的能力。后者尤其重要,因為它能有效縮小所謂“模擬與現實之間的鴻溝”,確保虛擬環境中的訓練成果在現實世界中同樣有效。Talla指出:“在過去的12個月里,這一技術已經足夠成熟,我們現在可以結合生成式AI進行模擬實驗?!?/p>
專注于技術和創新的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ABI Research分析預測,全球仿人機器人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將達到96%,從2022年到2030年,市場規模預計將增至68億美元。
英偉達預計,到2029年,機器人市場將從780億美元增至1650億美元。這樣的市場潛力讓英偉達看到了巨大的商業機會。
人形機器人在醫療護理、家政服務、教育、娛樂、制造業自動化等領域都有潛在的應用場景。例如,特斯拉的Optimus機器人預計用于工廠自動化,Figure AI的機器人則在汽車制造中有商業應用。
圍繞人形機器人的技術發展不僅僅是硬件本身,還包括AI軟件、模擬環境、傳感器技術等的生態系統。越來越多的公司和研究機構投入到這一領域,推動著技術和應用場景的多樣化發展。
英偉達的機器人技術布局
英偉達對機器人技術的投入由來已久。早在2013年,Talla加入英偉達,負責開發Tegra芯片,該芯片最初面向智能手機市場,之后轉向AI和自動駕駛領域。2014年,英偉達推出了機器人「大腦 」模塊的Jetson系列,旨在為機器人提供“智能大腦”,這便是Jetson的起源。
如今,英偉達提供從AI模型訓練軟件(如DGX系統)、模擬環境(Isaac Lab)到硬件(Jetson Thor)的全套解決方案。
英偉達的合作伙伴包括Apptronik、波士頓動力和豐田等,顯示出其技術在行業中的廣泛應用。亞馬遜也在其倉庫中部署了英偉達的機器人仿真技術。
在人形機器人方面,英偉達也積極投資。英偉達聯合微軟(MSFT)和OpenAI在內的幾家公司以26億美元估值投資了仿人機器人公司Figure AI,后者已開始向商業客戶交付F.02人形機器人,并在與寶馬集團的合作中展示了其在汽車制造業的潛力。其他如Agility Robotics、Apptronik、Boston Dynamics和特斯拉等公司,也在人形機器人領域進行商業試驗。
人形機器人商業應用的挑戰
ABI Research公司預計,到2030年,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將從2025年的1000臺增長到182000臺。
盡管前景廣闊,機器人市場仍面臨諸多挑戰,如訓練模型的復雜性和在實際部署中的安全性問題。目前缺乏有效的工具來驗證機器學習系統在機器人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然而,英偉達通過提供平臺和技術支持,正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
制造先進的人形機器人成本高昂,包括高性能硬件、傳感器、和軟件開發的費用。這使得大規模商業化面臨經濟上的障礙。
而且,公眾對機器人的信任度需要時間建立,特別是在機器人需要與人類密切互動的情境下,如家政服務或護理。
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進程需要多方協作,包括技術創新、成本控制、社會接受度提升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努力。
英偉達通過提供平臺和技術支持,正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
其他如Agility Robotics、Apptronik、Boston Dynamics和特斯拉等公司,也在人形機器人領域進行商業試驗。
英偉達的Jetson Thor芯片不僅是其在AI芯片市場競爭中的新策略之一,也標志著英偉達在機器人技術領域的深遠布局和對未來市場增長的堅定信心。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市場需求的增長,通過其全棧解決方案,英偉達期待引領機器人技術進入全新時代。
(文章來源:財中社)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