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2024年四川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迅猛大模型應用落地算力布局成型人形機器人加速“走”來

2024年四川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迅猛大模型應用落地算力布局成型人形機器人加速“走”來

金融投資報    2024-12-31

  2024年已經步入尾聲,回首這一年,AI圈發生了非常多的大事。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橫空出世;OpenAI發布的GPT-4.5,憑借其更卓越的語言理解與生成能力,刷新了大眾對大模型智能水平的認知;馬斯克賽博機器人驚艷亮相,掀起了各界對人形智能體應用的熱烈討論;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了AI學者,標志著人工智能在學術殿堂中已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讓整個科學界乃至全社會,都深刻意識到人工智能所蘊含的巨大價值與深遠影響。

  毋庸置疑,2024年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速度極快的一年。與此同時,四川省也積極投身于這一科技變革的前沿陣地,乘勢而上,牢牢抓住時代賦予的機遇,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金融投資報記者選取大模型、算力、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四個關鍵詞,看看在2024年,四川是如何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

  大模型:備案引領應用落地開花

  人工智能成為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作為AI領域的重要分支,以其強大的內容生成和創新能力,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和機遇,在藝術創作、文學創作、音樂創作、科學研究、醫療診斷、金融服務、工業制造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2024年,《成都市進一步促進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實施細則》(下稱《實施細則》)印發,《實施細則》中提到“支持企業、高校院所開展行業大模型研發應用,對性能先進且成功通過國家大模型備案登記的前十名,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在4月份,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正式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已備案信息公告,四川省首個人工智能大模型“長虹云帆”成功備案。這也是四川省首家完成大模型服務備案的企業。

  截至2024年12月23日,國家網信辦公布的1—9批境內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清單顯示,全國共計完成合成算法備案2839個,其中四川省104個,全國排名第六。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自相關備案工作開展以來,四川省大模型領域便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活力,多款大模型產品落地不同場景。如曉多科技的“曉模型”深耕電商領域,累計服務客戶超過5萬家;明途科技的WorkBrain已應用于廣元市朝天區智慧廣電數字人、國網綿陽電力公司智慧辦公等項目,累計服務100余家客戶;考拉悠然OSMAGIC碼極客智能操作系統與京東方、惠科等企業探索高端屏顯檢測方面的應用。

  四川省本土企業發展成績斐然,憑借良好的發展態勢與優勢,吸引了不少知名企業紛紛來到省內。它們有的選擇在此舉辦各類會議活動,有的則直接落戶成都,助力四川人工智能產業進一步發展。

  11月29日,智譜成都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交流會在成都高新區天府軟件園舉行。智譜總裁王紹蘭在現場提到,成都是智譜第一個在總部以外舉辦發布及交流活動的城市。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與智譜對接并探討產業發展及合作,不斷促進智譜與本地企業聯動。

  12月25日,由北京月之暗面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月之暗面”)研發的AI助手Kimi正式簽約落戶成都,將在成都組建團隊深耕大模型數據優化,并搭建應用場景,為成都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注入創新動能。

  算力:布局成型價值凸顯

  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質生產力,是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

  2022年,國家批復同意啟動成渝國家樞紐節點建設,四川省正式納入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布局,并加快構建以天府數據中心集群為引領、與四川省經濟發展相適配的算力體系。自2023年起,國家密集出臺《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等政策文件,明確將智算納入統籌布局,提出“適時研究拓展國家樞紐節點起步區范圍”“完善數據中心建設布局”等舉措。

  截至2024年12月,四川全省數據中心共有131個,建成規模約18萬機架、上架率約65%;在用算力規模約每秒15EFLOPS,初步形成集通算、智算、超算等多種算力于一體的供給能力,為四川省人工智能等以算力為基礎底座的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為搶抓國家戰略布局重大機遇,進一步高質量布局四川省算力基礎設施,持續賦能各行業數據融合與智能化發展,經報請省政府同意,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經濟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省能源局等有關部門印發《四川省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從計算力、運載力、存儲力三個方面,提出了四川省算力基礎設施發展主要目標。

  總體來看,計算力方面,算力總規模達到40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不低于60%,大規模智能計算中心達到15個左右,數據中心平均PUE降低到1.3以下;存儲力方面,存儲總量超過100EB,先進存儲容量占比達到35%以上,重點行業核心數據、重要數據災備覆蓋率達到100%。

  方案強調,支持具有較好基礎的綿陽、德陽、宜賓、達州、內江等地區,適度超前布局智能計算業務,建設大規模智能計算中心。匹配人工智能產業算力資源需求。依托四川省算力調度服務平臺,推動算力資源供需雙方精準匹配,鼓勵成都、綿陽等重點市(州)充分利用天府數據中心集群等已有算力資源,聚焦醫療、交通、應急等重點領域開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

  四川是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之一,目前,四川的算力逐步形成“集群支撐—重點突破—全域協同”的布局,即以天府數據中心集群為支撐,雅安納入集群拓展區加快發展;重點突破以綿陽、德陽、宜賓、達州、內江等地為代表;全域協同是指全省其余各市(州)攜“數”前行、共同發展。目前,全省現有131個數據中心,在用算力規模約15E,在建算力規模約14E,已超額完成省“十四五”新基建規劃預定目標。

  據金融投資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2024年,四川省已有多家智算中心建立或投入運營,發展勢頭迅猛。

  7月份,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在成都正式投入運營;

  11月底,成都誕生一家注冊資本高達50億元的超級智算公司;

  12月初,省能投集團數字產業公司與成都高新愿景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雅安數字經濟運營有限公司、達州市云上智慧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四川省算云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省算力調度服務平臺的建設和運營工作,合力打造全省算力服務的“第一門戶”,讓算力賦能千行百業,加快數據要素轉化,促進形成新質生產力。

  不久后,在簡陽市,由立昂技術全資子公司立昂云數據(四川)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共同宣布,正式成立算力生態聯盟。

  人形機器人:從0到1 成果逐漸顯現

  機器人是先進制造業的關鍵支撐設備,人形機器人則有望成為機器人家族的新晉“頂流”。

  國家對人形機器人發展極為重視。2024年初,工信部等7部門印發了《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做強未來高端裝備,突破人形機器人等產品。

  四川省高度重視人形機器人的發展。1月份,成都市出臺《關于前瞻培育未來產業構筑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重點培育人形機器人、類腦智能等細分領域。

  5月份,成都市發布《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加強具身智能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發攻關,分步建設機器人等重點方向技術創新中心,成立全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發展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全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

  5月23日,在由四川省科技廳、成都市科技局、成都高新區科技創新局、數字經濟局指導,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主辦的“AI+機器人·科創新未來”成都高新區人形機器人科技創新研討會上,聚集國內人形機器人智庫資源,邀請來自電子科技大學、達闥機器人、靈童機器人、布法羅機器人、阿泰因機器人、四川長虹人工智能實驗室、越凡創新、普渡機器人、西部泰力智能設備、阿加犀智能、華西醫療機器人、四川省機械設計研究院、成都智算中心、成都高投電子集團、騰訊開悟等多家企業代表共計90余位嘉賓,通過主旨演講、圓桌對話、互動交流等形式,充分交流人形機器人最新發展理論和實踐經驗,為人形機器人發展路徑提供參考。

  2024年以前,四川省在人形機器人領域近乎空白。2024年4月份,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四川福德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展出天鏈人形機器人T1,這也是四川首臺人形機器人正式亮相。此后,四川省人形機器人相關產業發展迅速。

  在天鏈機器人亮相的同時,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正式落地成都,入駐位于興隆湖畔的成都科創生態島。

  8月份,四川具身人形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成立,并在12月推出第一臺人形機器人原型機。

  10月13日,四川機器人大腦創新中心落地成都高新區。該中心由天府絳溪實驗室、成都鼎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等共同組建,是四川省首個自主研發的機器人大腦創新中心。

  此外,金融投資報記者獲悉,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將于近期發布其首臺人形機器人。

  低空經濟:規劃驅動產業活力迸發

  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是我國搶占發展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力量。四川的低空經濟發展,各市區定位不同,各有特色。

  9月份,成都印發《成都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4—2026年)》,對健全協同管理機制、完善基礎設施、創新應用場景、產業規模發展、提升創新能力等都進行了明確。成都入選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6個試點城市之一,并積極引進培育了一批行業鏈主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本土“有根”企業,工業無人機、eVTOL、通用航空等細分環節持續發力。

  從應用場景來看,成都高都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已經啟動“青城山—都江堰”景區低空導覽線試運行,目前正推進正式投運相關審批工作;12月份,全國首個“無人機4S店”——低空經濟智能化設備展銷中心,在國家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成都彭州“天空之眼”正式投入試運營;12月底,四川豪蕓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運營的首條“崇州—自貢”低空游覽航線開通,崇州到自貢的通達時間將從2.5小時縮短至約1小時。

  11月份,自貢市舉行2024年低空經濟發展大會,現場簽約產業項目15個,總投資額107億元。簽約的15個項目涉及無人機整機制造、無人機反制、低空管控設備制造、航空發動機研發制造等領域。其中,部分項目填補了發動機、航空導航、無人機反制等產業鏈空白,有利于進一步強鏈延鏈補鏈。

  截至目前,自貢有8家飛機整機制造企業,包括中航無人機、騰盾等頭部企業,還有16家零部件配套企業。

(文章來源:金融投資報)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